然而在這些可喜的信號中,中國經濟仍有隱憂。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房地產。過去一年,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房價漲幅最高達25%。許多分析師認為,若把從混凝土到家居用品等相關需求考慮在內,房地產業投資最終占到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
從消費角度來看,三季度地產銷量增速25.2%,較二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漲價、限購預期叠加居民加杠杆,令9月地產銷量增速激增至34%。這些新增的樓市的泡沫對第三季度的漂亮數據形成了強力的支撑。
但9月底、10月初,中國22城出台限購、限貸政策,令10月中旬地產銷量增速大幅下滑,而三季度土地購置、新開工面積增速均下滑并轉負,這均意味著地產需求短平長降。未來房地產行業會對經濟有多大的拖累仍是不確定因素。
第二個憂慮是產業結構調整是否符合預期。如今中國經濟面臨面臨的難題是,由於匯率和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出口導向的大規模生產不再像過去那樣扮演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的角色,而向高附加值、創新驅動的工業增長模式的轉型只是剛剛開始。在這些前提下,服務業被寄予厚望。然而服務業真的挑起重擔了嗎?
2015年,中國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達到50%。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度數據顯示,這一比重繼續提升至52.8%。這看起來是非常健康的數字,但實際上仔細分析,服務業增速是否對經濟增長實現了支撑仍可推敲。自2015年以來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急劇上升,一部分原因是,其他經濟部門動能衰減造成的。與前5年相比,服務業沒有加速增長,而只是保持相對穩定,并且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下降至7.5%。
第三是地區結構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未有改善。今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國國務院即已公布東北振興計劃。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東北三省的經濟增長持續在全國各省份排名中墊底。振興并拯救東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待解之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