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青少年需要溝通和從屬於他們自己的社群。他們尋找受歡迎的女孩、男孩或小圈子去溝通。如果家人不在身邊,這種需求就變得更加強烈。”
比爾•周在羅蘭崗的家中有一名17歲的許姓寄宿學生。到目前為止,小許在美國的新生活只有學校、籃球和電游。他來到美國才三個月,已經碰到有人衝他喊,讓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在南岸基督學校的晨讀課上,他低著頭祈禱。2015年,近一半中國“降落傘孩子”就讀私立的基督教中學,因為公立學校不接受那麼多國際學生,而私立學校往往是宗教學校。盡管小許不信教,但他很守規矩。
他漸漸喜歡上了美國。雖然他的英語還很差,但他知道埃米納姆和蕾哈娜演唱的“愛你說謊的方式”的全部歌詞。他覺得很放鬆。他的成績在提高,除了體操和數學是B,其他都是A。他說:“在中國,我到不了平均水平。但我在這裡屬於中上游。”
在中國武漢,艾倫•曲的成績也只是中等。因為學校一般早在中學就將學生劃分等級,所以他被安排到一個普通學生的軌道,一條最終通往普通大學、普通工作和平庸未來的道路。
有一天,他的父母告訴他他要去美國讀書,於是他同意了。和許多中國學生一樣,15歲的小曲來到美國是因為他的成績不够高,達不到家人的期冀。他和他的父母相信美國的教育將給他更好的工作前景。
但研究表明,獲得美國學位重返中國的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薪水都低於國內畢業生。最後,大多數家庭出於面子的目的選擇了美國的教育。
研究員丹尼斯•楊說:“他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績最棒。如果他們實現不了,那麼去美國上大學就成為一種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