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1月30日刊登題為《中國,市場經濟還是有市場的經濟體?》一文。作者為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里奧斯。文章稱,歐盟與中國最近在德國漢堡舉行的峰會能否在解決危及歐中關係發展良好節奏的分歧方面向前邁進一步,讓人拭目以待。
文章稱,近幾個月來,布魯塞爾敦促歐盟成員國更好地捍衛歐洲的利益,這導致一些成員國對華態度轉向強硬。在柏林和北京的蜜月期面臨終結威脅的背景下,特別是在德國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活動(其中包括中國家電業巨頭美的集團收購庫卡機器人公司)加強審查之後,布魯塞爾與北京之間相互理解的良好局面似乎面臨一種異常複雜的狀況。而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又為這一複雜狀況增添了地區及全球層面的不確定性。中國現在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
要求捍衛歐洲利益的呼聲與堅持全球化發展戰略的觀點在歐盟中發生了碰撞。一方面,有人高聲提醒要警惕中國鋼鐵產品的入侵、中國對歐盟戰略企業和產業的大舉投資。另一方面,也有人提醒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和處罰措施對雙方關係的負面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關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的爭論進一步趨於激烈。在這方面,中國提醒歐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規定,將在入世15年後,即今年12月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一些人士警告,如果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導致歐洲紡織、電器製造等行業的就業狀況受到破壞性衝擊,同時歐盟的貿易赤字可能將顯著增大,其後果將引發大量的訴訟。
布魯塞爾可能會聲稱不存在自動承認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相關條款,而這在歐盟成員國之間引發了分歧。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無法在短期內達成一項協議,有關雙方彼此進行貿易報復的擔憂可能會變成現實。
文章稱,在推動向經濟發展新模式轉型的背景下,中國2013年宣布開始實施進一步擴大私營經濟空間和提升市場對經濟作用的計劃。眼下,中國正在加緊全面實施這一計劃。歐盟認為,符合市場經濟地位的條件是,國家的干預(包括價格、生產成本、企業貸款程序等方面)要顯著弱化,私有資產要得到充分的司法保護。布魯塞爾認為,中國在這些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而事實上,中國當局已經通過了加強保護產權(涉及私有財產、國有資產和知識產權等)的法規。
文章稱,中國是一個有市場的經濟體,但還不是可以與西方發達經濟體相提並論的市場經濟國家。更深層的問題在於,中國是一味追求符合由西方發達經濟體定義的市場經濟標準,還是有其他的路可以走。這個問題不能僅從經濟角度來判斷。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