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來說,歐盟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是不少歐洲產品的銷售市場,也是很多歐洲企業的經營基地。在中國入世的15年來,歐盟曾多次以中國政府幹預產品價格為由,對來自中國的產品施加進口高關稅。而現在,隨著入世後的過渡期進入尾聲,歐盟也知道,是否認可這一地位,是一個充滿爆炸性的話題。一方面,歐方擔心不采取任何行動,可能會嚴重影響雙邊關系;而另一方面,歐盟又對中國產品可能大量湧入而威脅就業有所疑慮。因而,歐盟一直在反複斟酌,尋求折中的方案。
於是乎,今年7月,歐盟曾表態:要找到一條能够令雙方均感滿意的道路,既要使中國的地位正常化,又要找到新的方法維持現有的貿易保護水平。11月上旬,歐盟委員會向歐盟議會與歐盟理事會提交了一項新的提案,即放棄原立法中的“非市場經濟地位”概念,而代之以“市場扭曲”這一新的概念。
這名義上履行了對WTO的承諾,似乎比直接拒絕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更容易被接受,但這反而“扭曲”了世貿組織規則。
無論如何,當下全球經濟正經歷風險與挑戰,貿易全球化也遭遇波折,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正不斷增加。越是在困難的時候,世貿組織成員越應當團結起來,同舟共濟,越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有效性,發揮合作共贏的夥伴精神,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
目前,全球已有80多個經濟體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包括俄羅斯、巴西、瑞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而北歐、英國以及荷蘭在內的國家也都支持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為了避免“多輸”的局面,歐盟應當與其他世貿組織成員一道,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構建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開放型世界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