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與在一定期限交換現金和國債的債券借貸交易相似,在中國是合法的。但是國海違反公司的規定過度加杠杆,使持有資金出現膨脹。不少觀點認為從事灰色交易的不僅僅只有國海,有觀點指出,這是導致10年期國債利率從2013年底的接近5%降低至今年10月的2.6%左右(創歷史新低)的債券泡沫的主要原因。
說起舉債投資,2015年上半年之前股票市場上急劇膨脹的信用交易令人記憶猶新。之後因股市暴跌,信用交易結局凄慘,但是中國市場的相關人士似乎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總資產額在中國證券公司中排名30位左右的上市證券公司熱衷於投機性極強的債券交易帶來的衝擊巨大。國海20日承認,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15日派出調查小組赴該公司調查。
捅破“泡沫”或為改善舉措
中國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監管機構禁止保險公司惡意收購上市企業股份,限制導致資金外流的海外并購。政府一直對國債泡沫抱有強烈擔憂,最近為了增加機構投資者的融資難度,引導短期金融市場的利率升高。
美國基金運營公司的基金經理認為,其目的是減少“使用短期籌措的資金投資流動性較差的長期資產的‘期限錯配’,推進去杠杆”。回顧雷曼危機和19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等曾經發生的金融危機,期限錯配和高杠杆是導致金融危機的間接原因。
從這種意義來說,也可以說此次國債行情急劇下跌是中國當局有意為之的改善泡沫體質的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