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淑蘭第三代弟子Rob在淑蘭中醫院講課
圖片來源:中青在線 |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 編者按:2016年12月6日,國務院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此前,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多個場合對中醫藥給予了高度評價,表達了在國內外推廣中醫藥、促進中西醫結合及中醫藥在海外發展、探索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合作模式的願景。
英國作為中醫藥在海外發展最為昌盛的國家之一,有著悠久的中醫藥發展歷史、眾多的中醫藥從業人士以及了解中醫藥療效的醫患資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英國中醫藥業界人士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採訪,讓我們通過這些業界人士的觀察和親歷,了解中醫藥在英國的生存狀況、發展空間、挑戰和機遇,同時本文也包含了業內人士對中醫藥在海外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
坐落在英國倫敦查令十字街上的康泰中醫館第11號店與我們印象中的醫療診所相去甚遠,它看上去更像是個普通小店鋪,和旁邊的手機維修店、古幣交易所、咖啡館等小店鋪一起,構成了倫敦小街道最尋常不過的風景。
中醫店裡裝修也十分簡陋,15平方米大小的房間,一側擺著櫃台,負責接待的前台人員就在這裡登記預約,同時也出售藥品。櫃台外側擺著3把椅子,算作等候區。房間裡另隔出來一間診療室,王以勝教授每天就在這裡接待病人。
王以勝教授以前是河南中醫研究院的主任醫生,退休後接受了北京同仁堂倫敦分店的邀請,來到英國。“他們負責給我辦理簽證,買機票,過來之後又管吃管住,什麼都不用我操心,所以我就來了。”王以勝說。
店裡的另一位醫生叫張靜(化名),這位70歲的老中醫退休前在北京護國寺醫院就已經小有名氣,經常為各國駐華使館人士看病。擅長針灸的她現在被英國中醫業內一些人士譽為“倫敦第一針”。張靜每周只來診所兩次,從下午2點到晚上7點,她的預約表提前幾周就排滿了名字。“其實我想休息不幹了,但是找我的病人太多,沒辦法”。
來找張靜看病的病人各國人都有,以英國人居多,既有普通百姓,也有王室貴族。
“現在看中醫的人已經少多了,鼎盛的時期我每天要看五六十個病人。”張靜說。
這種中醫連鎖店,現在在唐人街附近有十五六家,都是經過“大浪淘沙”後的幸存者。巔峰時期,整個英國的中醫店有2000多家,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的總和。中醫業成了僅次於餐飲的英國華人的主要收入來源,英國也成為亞洲之外第二大中成藥市場。
王以勝和張靜與在英國的許許多多中醫師一樣,見證了英國中醫藥從全盛到凋零的變化。
發端階段:神奇的中國醫生和中國茶治好了孩子的濕疹
英國與中醫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英國Middlesex大學傳統中醫學客座教授程銘釗博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談到,中醫藥最早是在17世紀時由傳教士帶到英國的。由於英國人一直有使用西草藥的傳統,所以接受中藥並不困難。在歷史書裡,可以看到亨利八世對草藥的熱愛,那個時候已經有了草藥師這個職業,是和醫生不同的職業,也不歸管理醫生的部門管轄,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英國對草藥的用法與中國中醫不同,英國是把草藥做成酊劑——把各種草藥浸泡在酒精裡制成藥劑,然後配在一起加在水裡喝。
回顧起中醫藥在英國的發展歷程,英國中醫藥學會的學術會長湯淑蘭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英國人去中國學習針灸,然後回到英國開辦診所。當時英國還有十幾家私立針灸學校。這個時期英國也迎來了第一批華人移民,他們大多來自廣東和香港地區,到了英國之後都是以開餐館為生,所以當時在很多英國人心裡,都有“中國人只會開餐館”的印象。
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一批真正學過中醫的很優秀的醫生來到英國,在倫敦和曼徹斯特的唐人街開起了中醫店。這些醫生都是女醫生。當時中國國門還沒有真正開放,這些女中醫多數是因為嫁給第一批先落根的華人才來到英國的。在這批醫生中,最著名的要數羅鼎輝。
羅鼎輝和程銘釗一樣,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她曾在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工作。來到英國後,她在唐人街租了一個店面,開辦了“康寧堂”中醫診所,她治病以中藥方劑為主,也因此帶動了英國第一批中藥的進口。
當時英國有許多兒童濕疹的病例,西醫療法對皮膚病是治標不治本的,而中醫治療皮膚病效果卻非常好。當時,羅鼎輝治好了許多患有濕疹的兒童,連英國著名皮膚病專家David Atherton也把自己的病人送到她的診所看病。David Atherton還著文指出,在其所在醫院未能治愈的病人,有70%被羅鼎輝治好。英國主流媒體,例如《衛報》《觀察家》、BBC等都競相對其進行報道,其中英國電視台BBC1收視率最高的節目EQD在黃金播放時段,用半個小時報道了羅鼎輝醫生成功治療濕疹的事跡。英國人把羅鼎輝奉為“中國神醫”,把她開的中藥稱為“神奇的茶”。她的診所看病不接受預約,先到先看,所以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隊等候。那時候羅鼎輝每天要看一兩百個病人,所以市政府每天要派6名警察在她的診所前維持排隊秩序。20多年來,羅鼎輝診治的不同膚色的病人達10萬人次。
由於中醫店生意太好,羅鼎輝家裡關了原先的餐館生意,全家人都幫她照看診所,她的妹妹羅敏輝原本不是學中醫的,後來念了一個中醫夜大,也從中國過來幫忙,成了英國歷史上辦理的第一個中醫工簽。
程銘釗告訴記者,讓中醫在英國燃起“燎原之火”的另一個契機是尼克松訪華。1972年尼克松訪華期間,隨訪的一名記者詹姆斯·羅斯頓患上了急性闌尾炎,在北京協和醫院做了闌尾切除手術,手術後採取針灸療法來消除疼痛,非常有效。詹姆斯在華期間還參觀了針刺麻醉,回國後即在《紐約時報》上大篇幅發表了有關針灸的報道,在美國引起了轟動,也引起了美國衛生院對中國針灸療法的注意,也在英國掀起了一股“中醫熱”,針灸、拔罐等傳統技能受到了英國上至王族政要、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和歡迎。
當時倫敦有位叫梅萬方的華人,看到了中醫的商機,於是開始銷售中醫用品。他是英國第一個發明和使用一次性針灸用針的人。梅萬方後來又學習了中醫,上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經營中醫診所。從一個很小的店面做起,漸漸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名望也越來越高。到90年代,英國很多名人都來梅家看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戴安娜王妃。當英國媒體報道此事後,梅家診所在英國變得盡人皆知。梅萬方的兒子梅棟理在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當年戴安娜王妃經常來我們診所,做針灸或是買中藥。她和普通病人一樣,在等候室等待。”
湯淑蘭剛開始來英國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要把中醫發展到什麼程度,只因為是學中醫出身,所以來到英國時在蘭卡斯特一家英國醫療中心用中醫看病。剛開始醫院很不重視她,也沒給她桌子椅子,只有一張修腳的躺椅,她就在這張躺椅上給病人看病。很快,因為療效好,病人越來越多,後來醫院劃出了5個診室給她使用。
1993年,湯淑蘭在曼徹斯特開了自己的中醫診所,同時也給學生講課,傳授中醫知識,她的課程很受歡迎,學生們從各地開好幾個小時的車過來聽她講課。
據湯淑蘭介紹,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華人來到了英國,中醫師也越來越多。湯淑蘭說,中醫起到了很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它從文化上慢慢改變了中國人在英國人心中的形象,讓英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只能做餐館的,也讓英國人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在湯淑蘭看來,那個時期是中醫在英國發展的萌芽階段。“英國人簡單、善良、友好,對中醫的態度也是這樣,只要能治好病他們就會尊重。英國政府也很開明,對中醫沒有限制,因此,中醫發展有了很寬鬆的環境。”湯淑蘭感覺如魚得水。她在國內時經常因為年輕而不被病人接受,可是英國人卻沒有“中醫要看老醫生”這樣的觀念,相反,他們認為一個年輕、有活力、精力旺盛的醫生更讓人信任,醫生本身的健康狀態就是對中醫最好的宣傳。
當時歐洲很多國家不允許進口中成藥,但是英國卻很寬容,什麼藥都可以進。湯淑蘭是學中藥方劑出身,看病時會根據英國人的具體情況,開一些符合現代病情的藥方,像濕疹、牛皮癬、花粉過敏、慢性疲勞等,藥在中國藥廠做好,然後一批批運過來。當時,開中醫診所的英國中醫師和華人中醫師都在用她做的藥。
鼎盛階段:中醫診所從雨後春笋到無序競爭
如魚得水,可能是很多中醫師來到英國後的感覺,這個時期,大量中醫診所如雨後春笋般誕生,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很多不是學中醫的人也開始做起了中醫藥行業,“因為除了做餐館,只有中醫是個比較好的市場。”湯淑蘭說。
程銘釗解釋說,“中醫在英國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輔助醫療,沒有正式的國家立法管理。而英國的內科醫生、牙醫、護士都是有立法管理的,連正骨醫生、脊椎推拿醫生也有立法管理,受法律保護。可是中醫卻不受立法管理和保護,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開設中醫診所,無需資質審核,就像開商鋪一樣簡單。很多生意人看到了中醫的商機,於是開起了中醫店,從國內請個醫生,找一個人當前台,就開始看病了。靠著賣中藥、中成藥以及針灸治療、拔罐、推拿、艾灸等方法,一個醫生每天至少能為店裡賺到1000英鎊,於是商家又開了第二個、第三個分店……這樣興起的中醫連鎖店層出不窮。”
湯淑蘭把從1995年到2005年這10年稱為中醫的“無序競爭時期”。這期間出現了一批用商業模式經營中醫診所的連鎖公司。他們在很多大型超市、購物中心,以及商業街區都開了中醫店。
“那些中醫連鎖公司的老板拿著地圖,看哪裡還沒有店就在哪裡開。10年間,英國遍地開滿了中醫店。這個時期的英國政府也不限制工簽,不審核學歷,只要交1.2萬英鎊的稅錢,誰都可以辦,來英國4年後,就可以得到永久居留身份,所以很多沒有真正學過中醫的人也辦了工簽來到英國從業。有的連鎖公司每3個星期就開一間新診所,因為診所開得又快又多,甚至還有了自己的裝修隊。”湯淑蘭說。
張靜告訴記者,她以前在倫敦高檔街區切爾西的中醫診所工作時,最多的時候,兩個星期就給店裡賺到了1.6萬英鎊,而她每個月的工資只有1000英鎊。王以勝最初是在北京同仁堂倫敦分店工作,由於店裡管吃管住,他拿到的工資就更少,每月只有400多英鎊。
由於是中醫連鎖店給辦理的工作簽證,所以這些從中國來的醫生要一直為店鋪打工4年,才能拿到永久居留身份,4年後,有的醫生選擇離開連鎖店自己開店,但是更多的像張靜和王以勝這樣只懂得看病、不懂得經營生意的醫生,還是繼續打工。中醫店的老板也因此而獲得了暴利,賺得盆滿鉢滿。
中醫藥生意的火爆也催生了中醫藥產品批發業的迅猛發展。程銘釗透露,當時英國最大的中藥經銷商英國長城公司,靠出售中成藥、中醫器材等產品,賺足了銀子,後來回國做起了房地產生意。
被中醫連鎖店從國內請來的醫生也越來越多。據王以勝透露,他們從河南中醫大學畢業後來英國當中醫醫生的人成立了一個校友會,有50多人。來英國中醫連鎖店當中醫醫生,在當年甚至成為國內中醫學院的畢業生解決工作問題的一條出路。
英國公立大學:中醫系的興衰變化
由於中醫發展勢頭蓬勃,在中醫診所任職成了很好的就業方向,以至於英國的一些大學也開辦了中醫課程。據湯淑蘭了解,當時開設中醫系、針灸系的公立大學一共有18家。程銘釗所在的Middlesex大學也是其中之一。
程銘釗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說,當時Middlesex大學下設的健康和環境科學學院的負責人Henry Lee,是從中國香港來的。1997年,Henry Lee決定在Middlesex大學開設中醫課程,按照中國的教學模式,教授針灸、中藥和中醫臨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和皮膚科的內容都有所涉及,採用5年教學制,前4年上理論課,最後一年去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實習。這個模式從1997年開始一直進行到2005年。後來,由於北京方面的費用大幅度增加,也因為英國學生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和金錢在學校學習,想要早點畢業賺錢,所以從2005年開始,Middlesex大學的中醫班改成了4年制,主要學習針灸,實習也改為在學校基地完成。
程銘釗說,這些學生畢業後,只要懂得一點市場營銷,做一個漂亮的網站,就可以自己開中醫店接待病人了。
這些“中醫速成班”培養出的學生水平如何呢?中醫連鎖店Herbmedic的老板陳曉軒向記者表示,他曾經雇用過幾個Middlesex大學中醫班畢業的學生,“事實證明,這些畢業生的水平與中國醫生相去甚遠,他們沒有系統學過傳統中醫理論,很多人只會針灸,不會把脈,更不會開藥。即使是做針灸,也只是照葫蘆畫瓢,達不到治病的效果,病人很不滿意。不僅損失了病患資源,還損害了中醫的聲譽,讓許多人認為中醫是治不好病的”。
“治不好病的中醫”卻大有人在。由於有機可乘,混水摸魚的人比比皆是。程銘釗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最開始過來的醫生都是資質很高的,後來好醫生不夠了,一些中醫連鎖店老板只好到下級醫院去找醫生,這些醫生很多是廠醫,退休後過來英國‘打游擊’。還有很多人是西醫出身,但來英國以後不能做西醫,只能做中醫,他們自己都不信中醫,更不可能用中醫治好病。”
大浪淘沙階段:中醫必須“五臟俱全”
英國政府的開明,促進了中醫的蓬勃發展,但同時因為缺乏監管,而導致了中醫行業發展失控的局面。
“經過10年的接觸,慢慢地英國人發現有的診所能治好病,有的卻不能,所以英國人看中醫也變得小心了,中醫漸漸就沒有以前那麼好做了。”湯淑蘭說。
英國政府漸漸發現中醫診所參差不齊的狀況後,在2004年決定進行立法管理,也就是實行歐盟的《傳統植物藥法》,該法令要求包括中藥在內的傳統植物藥必須向成員國主管部門申請註冊,只有經審批同意才能在歐盟市場上繼續作為藥品銷售和使用。英國政府允許有10年過渡期,也就是從2014年開始執行。在此之前,中醫診所已購入的中成藥可繼續銷售,直到保質期結束。
“按照這條法令,所有中成藥進口必須申請許可,而許可的前提是對中成藥中的每一種成分進行檢驗。”程銘釗說,“這項檢測的成本很高,中藥廠商對此沒有興趣,而中醫診所又沒有實力承擔。因此,直到過渡期結束,也沒有中藥通過註冊。”
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英國經濟整體下滑,對中醫業也是一個衝擊,加上中醫又面臨著立法管理,前途未蔔。湯淑蘭認為,從2005年開始,中醫藥在英國進入了“大浪淘沙”的階段。
“開在商業街的連鎖店租金太高,很多診所因為看不好病,生意也變得不好,再加上以前能一箱箱出售減肥藥、人參蜂王漿等中成藥,現在中成藥進口受到限制,很多店鋪撐不下去都關閉了。還有一些水平很好的中醫醫生的診所,因為不善於經營也倒閉了。大連鎖店關門,小診所也倒閉,很多好醫生只好去了瑞士,或者被迫改行。”湯淑蘭說。
說到大型中醫連鎖店,陳曉軒是一個在英國中醫業界無人不知曉的名字。他經營的Herbmedic中醫連鎖店在最高峰時期達到199家,同時期的大型中醫連鎖公司還有 DR.& Herbs、Dr.China等。陳曉軒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說,2007年,他曾策劃與另一家中醫連鎖公司“香港境外醫療”合作,收購Dr.China,然後在香港上市,不料卻遇上金融危機,擴張計劃隨之流產。Herbmedic急劇縮水,大量店面被迫紛紛關閉,連鎖店迅速縮減到55家,現在,尚在營業的只剩6家。
程銘釗說,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英國的中醫藥業帶來致命打擊。由於中醫藥在全民醫療免費的英國沒有被納入國民醫療保健系統。金融危機後,英國失業率上升,民眾收入普遍減少,中醫藥成了不少英國人從家庭消費中删去的對象。Middlesex大學的中醫班最初一屆有30多個學生,到現在只有十幾個人。一方面政府提高了公立大學的收費,從以前的免費到現在每年要付9000英鎊學費,學習4年中醫要花費3.6萬英鎊,而畢業後卻不能確保找到工作,所以中醫班的招生成了問題,現在這個班到2018年結業,之後就不再開中醫課程班了。
陳曉軒認為,除了金融危機,導致自己中醫生意迅速滑坡的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競爭者的互相競價角逐,Herbmedic在擴張後期,每收購一家店面,都要付出很高的價格。
陳曉軒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透露,在生意慘淡的時期,光靠中醫看病根本無法維持店面的正常運轉。而許多店鋪的房租合同都是長期的,不能中途終止,只好硬著頭皮經營。為了維持店鋪運轉,應付高額的租金,中醫店不得不動其他腦筋,增添了按摩等服務,其中也有個別色情服務。
行業的亂象也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注意,陳曉軒說,從2012年開始,英國提高了工簽的要求,首先對英語水平有了要求,雅思成績要在7分以上,其次提高了最低工資水平,後來乾脆取消了中醫店申請辦理工簽的資格,現在,所有的中醫店都不能再從國內聘請醫生了。
而對中醫店生意造成致命打擊的,還是英國政府對中成藥進口的限制。據程銘釗透露,出售中成藥占了對中醫店收入來源的很大一部分比重。“中成藥利潤空間非常大,1英鎊進口的藥,可以10英鎊賣出。這項限制不僅是中醫藥店,對中成藥批發公司更是致命的打擊。”程銘釗說。
對中成藥的禁止,也嚴重考驗著中醫師的職業水平,很多診所因此無法繼續經營,特別是一些主要靠出售中成藥的診所,不得不退出行業。
王以勝醫生笑道:“我以前有個病人,看中醫生意好,自己也開了診所,後來中成藥不許賣了,他又不會開中藥方,每次都打電話問我該配什麼方子,這樣下去自然混不長。”
程銘釗也認為,中醫業從巔峰跌入低谷,其實也不是全無益處,在大浪淘沙的重新洗牌中,那些混水摸魚的“江湖郎中”已被清洗出局,只有真正有資質的中醫師才能留存下來。
“在英國做中醫不僅要會看病,英文也要好,得懂得溝通、管理和經營,就是說得‘五臟俱全’。”湯淑蘭笑著說。
平穩階段:中醫是沒有國界的
經過了“大浪淘沙”的震蕩和整理,很多中醫店被淘汰出局,但是真正優秀的好醫生卻依然毫發無損。湯淑蘭、程銘釗以及梅萬方和兒子梅棟理開辦的診所仍然經營得很好,張靜和王以勝也依然忙得不可開交。
在湯淑蘭看來,現在其實是考驗和體現醫生整體水平的時候。“沒有中成藥並不要緊,可以自己開藥方,中草藥的進口是沒有受限的。所以英國政府那些限制的“框框”,對真正有實力的中醫醫生沒有影響。雖然英國經濟遭遇滑坡,但是對英國人來說,看病並不是奢侈品,只要能真正治好病,他們是願意在這方面花錢的。英國人開的中醫診所,經營得一直不錯。很多中國人沒有完全融入英國社會,沒有真正了解英國市場文化,不理解該怎麼去做,診所的衛生條件、診療環境沒能與時俱進,或者醫生的英文和溝通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才會感到危機。只要不斷提高自己,適應病人需求,是不愁經營不好的”。
湯淑蘭認為,“在國內學習中醫是分科的,而且要和西醫結合學習,而在國外的中醫,必須是全科,什麼都得懂,什麼病都要會看,不僅要會用中藥,還要會針灸、走罐,而且不允許沾一點點西藥,因為用西藥是違法的。看病也必須要有效果,不然病人就不來。所以英國的中醫在現實的磨練之下就像是回到了幾千年前,是最地道的中醫。從這個意義上說,真正的中醫反而在海外。”
湯淑蘭的中醫導師是國醫大師王綿之,現在已經過世,湯淑蘭不僅跟王綿之學到了用中醫治病的方法,更學會了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演化、推廣、發展學到的東西。“思求經旨,演其所知。《黃帝內經》《傷寒論》裡寫的都是幾千年前的理論和方子,治的也是中國人幾百年幾千年前的病,當時的生活條件、人體素質和環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英國的氣候環境更是和《黃帝內經》《傷寒論》裡的不一樣,所以要把中醫運用到現代社會、運用到西方人體質上,治療他們的疾病。”湯淑蘭說。
梅萬方已經過世,他的兒子梅棟理自小就接觸中醫,在父親中醫診所已經工作了17年。他說自己雖然不會說中文,但一生都活在中醫裡,深諳中醫的精髓。
與中醫連鎖店不同,梅家的中醫館只有一個店面。梅棟理告訴記者,不過度發展,只打造一個核心的經營中心,是他們的經營理念。他說:“連鎖經營方式,不利於確保質量和聲譽,因為連鎖經營要有固定的模式,例如,麥當勞裡每個漢堡包的牛肉煎多長時間都是固定的。而中醫是非常靈活的東西,每個患者的情況和對藥物的反應都不一樣。所以,把所有高質量的中醫師,集中在同一個地方,讓他們可以相互交流,交換看法,這比開設大量分店,每個店面放置一名醫生要好很多。”
梅棟理經營的中醫館,寬敞、高雅而大氣,有三層樓,館裡有8名醫生,全部來自中國,5名推拿按摩師,來自世界各地,加上其他工作人員,共有40名員工,是英國最大的中醫診所,也是全歐洲最大的中醫診所之一。
“我們要做的,是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橋梁,讓英國人真正地了解中醫,了解中國中醫理念、哲學。也就是要做‘中醫文化的翻譯者’,而不僅是展示者。”梅棟理說。他現在是世界中醫藥大會(WCCM)的副主席之一,每年向大會報告,介紹他如何為中醫在英國和西方國家的發展“搭建橋梁”。
梅棟理認為,中醫連鎖店走入經營困境,除了外界的客觀原因,很多問題也產生於自己本身,產生於經營者短視和利潤至上的經營模式。這些經營者並無醫學背景,絕大多數都是商人,在英國各地都採用統一的商業模式經營——在商業街開店、採用“1+1+1”(一個醫生+一個按摩治療師+一個接待員)的經營模式,不是按照實際需要而是按照療程收費。這種模式短期內收益很大,但是缺少可持續發展性。
“我們的做法與此相反,我們會參考病人的病例,提供免費咨詢,而且當我們認為無法用中醫治療時,就會推薦病人去醫院接受西醫治療。”
梅棟裡說:“很多中醫診所因為種種困難,紛紛倒閉,這對中醫在英國發展是一件壞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一件好事,就像把一片有問題的森林燒掉,讓它更好地重新生長。中醫要想在英國更好發展,就需要好的推廣者,也就是那些對病人負責的診所,而不是單純以賺錢為目的的生意人。”
很多人都說英國的中醫藥進入了“寒冬”期,湯淑蘭卻認為現在是進入了平穩期。“經過了風風雨雨和大浪淘沙,能生存下來的基本都是有實力的好醫生和診所。中醫的哲學是陰盛必陽,陽盛必陰,陰陽互相消長轉化,循環往複,生生不息。平穩期正好可以思考,展望未來”。
湯淑蘭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現在英國所有公立大學的中醫針灸班都已經停掉了。原因有兩點:一是市場需求減少;二是英國大學教出來的中醫學生不適宜臨床,也就是說看病效果不佳,也很難做到以此謀生。”但是私立的中醫學校卻一直都在,而她成立的“英國淑蘭中醫學院”是其中規模最大、最正規、也最被認可的。
淑蘭中醫學院中藥班畢業的學生可以自動成為英國中醫藥學會的會員,而其他想要成為這個學會會員的醫生都是要經過嚴格考試的。
為了讓海外的中醫教學更加規範和正規,淑蘭中醫學院去年還開始跟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面向外國人開設本科、碩士和博士課程,從淑蘭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將可以獲得中國教育部頒發的學位證書。
很多人會認為外國人是學不好中醫的,但淑蘭學校畢業的英國人中醫卻做得很好。湯淑蘭說:“中醫是不分國界的,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中國人,只要深刻理解、領悟了中醫,都可以做一個好醫生。”
她教的英國學生在愛爾蘭開了中醫學校,學校的老師大部分也都是英國人,主管中醫學校的Rob是她的第三代學生,她的第四代學生也開始主管教學了。
一提起中醫,湯淑蘭就興致勃勃,她說,“中醫優越於西醫的,不僅是治療皮膚病、婦科病、不孕不育症、精神壓抑、頭痛耳鳴、中風等西醫無法解決的問題,更是整體觀念。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讓身體、心理、精神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除了自己的整體,還有與周圍的和諧,與氣候環境的和諧,天人合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來源:中青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