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冀南石頭慘案不被埋沒 港學者尋最後見證者
http://www.CRNTT.com   2017-01-21 00:22:20


香港抗戰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右四)與廣州市海珠區相關單位負責人商談“南石頭慘案”紀念活動開展事宜(中評社 黃博寧攝)
  中評社香港1月21日電(記者 黃博寧)2017年是全面抗戰80週年,香港抗戰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打算以此為契機,開展香港淪陷三年八個月期間最後見證人的尋訪工作,進一步發掘“南石頭慘案”相關線索,并於七七盧溝橋事變紀念日,在南石頭難民營原址,以多種形式展開粵港兩地的悼念活動,撫慰戰爭死難者的在天之靈。

  2016年10月12日,新一屆立法會的第一次大會上,部分候任議員的辱華行為令人震驚,折射出一些港青的史觀、身份認同存在混淆和錯位。“南石頭慘案”主要發生於1942年初,日軍佔領香港之後。當時香港人口160萬,由於日軍實行“歸鄉政策”,眾多難民經水路北上廣州避難。

  其時,廣州已經被日軍佔領3年多,是所謂的“王道樂土”,日軍不希望大批難民進入擾亂城內的治安,大量難民被關入珠江邊的南石頭集中營,成為日軍波字8604細菌部隊的試驗品。據華南理工大學譚元亨教授的考察,遇難者有約10萬人。

  這一數字雖然未經完全證實,但通過親歷者的口述,實地勘察以及日本老兵元山茂的供詞,基本可以判定事件的存在。另外,通過科學的估算,預計在涉事地點有約5至6萬人的屍骨。然而,這一涉及粵港兩地、反映日軍在華暴行的慘案,在香港和內地都不被公眾熟知。

  吳軍捷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無論是回歸前的港英政府,或是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對該事件都知之不多,故而對相關資料的保育不夠重視。第二,內地相關地區,將受難者視為香港難民。因此,雖然在90年代建立了紀念碑,但沒有妥善保護,導致現在已經被拆毀。而知識分子應該做的,不僅是挖掘求證事實真相,還應該通過適當的方式,令公眾知情。

  2015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吳軍捷以研究會的名義在觀塘海濱公園舉辦了相關展覽,現場有飛機模型展示、模擬3D遊戲,并邀請抗戰老兵座談。活動十分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5萬市民參觀。有以上的經驗,吳軍捷不但希望在今年七七事變當天,能在南石頭有類似的活動,還希望在原址建設永久性的博物館。為此,他對國內類似性質的紀念館作出梳理,希望找到合適的定位。

  現在距譚元亨教授第一次挖掘“南石頭慘案”史料已經有20年時間,吳軍捷希望,藉助抗戰80週年這一最後的機會,拯救還能在拯救回來的歷史,在教育青年人的同時,對後世作出應有的交代,盡到對國家的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