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邯鄲一家鋼鐵企業的倉庫內景。(法新社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中國在歐洲和北美引發的鋼鐵爭端可能只是未來更大規模鬥爭的前奏。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27日報道,中國鋼鐵產業是全球規模最大的,2016年粗鋼產量達8.08億噸,占全球粗鋼產量的一半。到目前為止,中國鋼鐵廠大約90%的產量由國內市場吸收——但國內消費量已在2013年見頂。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以及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活動達到飽和,中國必然會有更多鋼材流進國際市場。
在西方,中國鋼材湧入國際市場已成為一個政治問題。上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將啓動一項“國家安全”調查,結果可能依據一部1962年的法律(准許美國政府對危及自身安全應對能力的進口施加限制),對進口鋼材征收全面關稅。2016年,在布魯塞爾和德國發生鋼鐵工人抗議之後,歐盟與中國同意建立一個用於監測鋼鐵貿易的雙邊“平台”。在那之前的幾年裡,美國、歐洲和墨西哥向世貿組織(WTO)提起了衆多針對中國鋼材的反傾銷案。根據中國入世協議中的一項條款,在2016年之後,對中國提起反傾銷案會更加困難。
隨著鋼鐵生產國自身對鋼鐵的需求放緩,把鋼鐵銷往世界其他地區的競爭就變得很重要。例如,《北美自貿協定》三個簽約國——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鋼鐵產量不是停止增長就是有所降低,而進口占消費的比例從2011年的15%升高至2015年的21%。目前北美自貿區的鋼鐵產能利用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歐洲鋼鐵產量低於2008年。本地需求疲弱,使歐洲在2009年至2014年間成為一個鋼材淨出口地區。
還有一個因素是,隨著所有類別的鋼材都供應過剩,全球鋼材價格正在承壓。過去,中國企業主要出口價值較低的長鋼,加上成熟經濟體建築市場放緩,這促使西方鋼鐵企業集中生產價值更高的鋼材。但是,由於中國建築鋼材過剩,中國政府已鼓勵國企也要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這導致一些正在生產過多的汽車用鋼或鍍鋅鋼的中國國企走上必然會與安賽樂米塔爾等西方鋼鐵集團發生碰撞的軌道。不久前,安賽樂米塔爾宣布2017年計劃在美國關閉部分產能,并在全球範圍內(包括中國)擴大鍍鋅鋼和汽車用鋼的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