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左)應邀在東京附近同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共同主持中日第四次高級別政治對話。 |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在考慮日中關系的狀況時,雙邊經濟關系的波動往往最受關注。鑒於當前東亞的政治不穩定,現在正是了解兩國商業關系現狀的時候。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8月21日載文《日中關系在商言商》,文章說,一方面,兩國的經濟關系有進一步改善的跡象。為紀念兩國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2017年4月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和日中友好協會及其他組織成立了“促進交流紀念活動執行委員會”。預計該委員會將推動擴大兩國經濟關系和改善在華日企業績。
另一方面,日本對華投資出現降溫跡象。日本企業看到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現實。由於人口紅利結束和生產率水平停滯不前的結果,中國目前面臨資產支出占GDP比重增加、效率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及投資回報減少。這種形勢下,日企必須決定在中國市場的去留。不少表現良好的公司決定今後兩三年維持或擴大在華業務。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調查,表示要擴大在華業務的日企數量比上一次調查時增加了2%,目前為40.1%,而52.8%稱會保持目前業務規模不變。但同時,表示要縮減在華業務規模、轉戰第三國或撤離目前市場的日企數量也增加了7.1%。這些不同的趨勢反映了日企對中國市場適應調整的狀況。許多公司靈活應對中國目前經濟趨勢的變化,穩步提高其業務表現。但也有一些公司未能處理好中國經濟環境或政策變動,經營不佳直至退出中國市場。
日中政治緊張是雙邊關系脆弱的一個根源,但當前經濟領域的變化絕非政治因素的結果。事實上,日中政治關系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以來,兩國年年舉行峰會和外長會晤。日本與中國緊張的最大根源涉及釣魚島。但涉及領海的爭端在一定程度上在可控範圍之內。在此背景下,那些表示將撤出或縮減在中國市場業務的日本企業,只有9%將中國的政治管理作為理由。中國市場盈利減少和成本上升,才是日本公司撤離中國的決定性因素。
總而言之,如果今後雙邊政治關系繼續保持目前的穩定,日中商業關系未來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中國經濟的方向。一個新的趨勢可能重振兩國關系,這就是跨境電子商務。從規模和未來增長來看,兩國跨境電子商務具有巨大潛力。日本經濟產業省估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將從2017年的1.337萬億日元增至2020年的1.905萬億日元。如果日本企業能利用好跨境經濟增長的新源泉(如電子商務)的潛力,那麼雙邊商業關系就能繼續蓬勃發展,從而能更好地抵禦未來可能的政治或經濟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