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約克斯表示,中國當然有著與德國不同的文化,但他個人在中國所經歷的是一種開放和充滿誠信的文化。諾約克斯每年都要去中國15到20次,會晤有意在聯邦德國尋找合作夥伴的投資人。
為進入中國,諾約克斯建議德國企業應具備適應能力,并願意建立起良好聯系,否則“你在那裡會失敗”。還有,耐心也非常重要:“友誼先於生意。或套用一句經濟德語:可持續性創造繁榮。”
為能得到這一巨大開放項目的合同,必須親自去中國。設址柏林的德國工商大會對外經濟負責人特賴爾強調指出,“機會在中國”。他建議,“德國企業應試圖成為新絲綢之路動議內的玩家”,“新絲綢之路剛啓動,是一步步形成的,該項目的大部分資金還沒有給出去”。
尋求東西之間的合作夥伴并非單向通道:諾約克斯告知,中國人如今直接找上基爾和帕紹的企業,以摸清哪些企業可以參與通往西方的這一通商走廊以及計劃中的沿綫基地的建設。他指出,“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接觸”。
不僅是在德國。中國的代表們也在其它歐洲鄰國推介其計劃。諾約克斯談到了西班牙城市瓦倫西亞的港口。根據北京的願望,衆多中國企業將在那裡落戶,該港將擴建,辟為自貿區。
律師出身的諾約克斯相信,新絲綢之路能發展成一種雙贏局面,“如德國企業有勇氣,兩邊的生產和貿易都會增長,出現成千上萬個新的就業機會”。在他眼裡,中國是“經濟火車頭,能給衆多國家帶來繁榮”。
突尼斯前駐華大使、目前在世界和平與外交組織代表地中海國家的巴斯裡指出,突尼斯和埃及等國家也對新絲綢之路寄予厚望,“它們期待著獲得本國經濟發展所亟需的新動力”。這位政治家同時強調,亞、非、歐之間密切的經濟和文化紐帶“也有助於世界和平的穩定”,所以,僅此一點,參與投資新絲綢之路這一宏偉項目便極富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