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巨變與裂變,必須歸功於所有關心汶川、支持汶川的人和確保重建工作高效運轉的機制,也要歸功於汶川人自己。沒有外部的支援,汶川重生就沒有堅實的根基;沒有內生的力量,汶川重生也只會是蹣跚而行。
大災見實力。救災重建的頂層設計,國家財政撥款的及時到位,中國軍隊的救災應急指揮機制,經濟發達省份的對口援建,來自五湖四海的僑胞愛心與鼓勵,醫療機構對5000餘再生育家庭的服務和付出,用特殊黨費新建的“七一學校”……展現了中國在集中力量和資源應對災難、解決困難的效率和能力,展現了同根同祖的中華兒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那些加上了援建省份信息或者捐助者信息的學校冠名、街道命名,訴說著艱難歲月裡兄弟相助的故事,也表達了重建地區世代相傳的感恩之情。
大災見韌勁。大災之後,汶川人沒有逃離,堅守土地不等不靠,還出現了許多返鄉人。在外打工創業的汶川人第一時間回到家鄉,推廣羌綉、培養綉娘,帶領村裡人種植綠色蔬果,幫助鄉裡增加收入,盡快恢複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經歷了地震的學生們,有的學成後回家鄉當村官參與重建,有的參軍入伍,把責任、愛心、勇氣傳承下去。十年容顔改,韌勁恒常在。孕於民間的這種內生動力,與官方的統籌協調相結合,化為一股更強勁的合力,見證汶川重生。
今日汶川已非昨日汶川,硬件與軟件的升級可謂超級速度,當地官員指出,“重建讓汶川的物質基礎向前推進二三十年”。然而,未竟之事依然等在那裡:高山泥石流和堰塞湖可能的風險,是否徹底排除?心理學專業人士曾呼籲對災區的心理援助應持續20年,汶川人住進了新房,他們的心靈是否也真正找到安放之處?汶川何時能徹底摘下災區標簽,用新名片向海內外推介自己,成為旅游或生態業方面新的標杆?
苟日新,日日新,汶川的巨變之路仍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