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節奏。
中國金融開放始終保持自己的步調和部署,穩妥有序。即使現在金融領域開放步子加大,也在部署之中。
從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到十九大報告再到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對於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均有明確的部署。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積極穩妥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合理安排開放順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於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有利於增強金融有序競爭、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的機制。
2018年中國政府的施政報告指出,要有序開放銀行卡清算等市場,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限制,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准入標准。
穩妥有序推進金融業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能够給一個國家帶來繁榮和發展,反之則會帶來危機和蕭條。
最後是安全和監管。
金融開放,不僅僅是指金融業(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以及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這麼簡單,還包括了跨境資本的自由流動與人民幣匯率等多個方面,這無疑增加了很多風險。在去年的中國全國金融會議上,金融安全被置於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表明中共最高決策層對金融風險的重視和警惕性。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要確保金融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完善的監管體系和強大的監管能力必不可少。當一個國家仍然存在產權保護不健全、匯率缺乏彈性等大量結構性和制度性扭曲的時候,即便擁有大量外匯儲備,這個國家金融體系的抗擊外界衝擊能力也依然是脆弱的。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金融業尚處於“年輕人”的成長階段,尚不具備全面改寫全球金融市場體系規則的實力。但其成長與開放則會釋放巨大紅利,其開放的質量將直接關系到全球經濟穩健運行和經濟全球化進程,這位“年輕人”要做的“功課”還很多。
因此,抱持包容合作的心態、積極適應國際規則,逐步融入國際社會,努力打造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良性格局是中國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