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的儲蓄文化讓我們學到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8-09-26 10:13:03


資料圖片:江蘇贛榆農村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在清點人民幣。(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9月26日電/中國去年占到全球國民總儲蓄的1/4,個人儲蓄率達25%,是全球比例最高之一。與之比較,南非國民儲蓄率約16.5%,阿富汗全球最低是負11%。中國家庭的儲蓄超過其他國家,最能顯示差距的是窮人群體。在大多數國家,處於收入最底層的10%至20%人口儲蓄率為負數,但在中國卻是正數且高達20%,這幾乎相當於南非等國家中等收入階層的儲蓄率。(中國人)儲蓄文化背後的動機引人注意。

  南非“個人理財”網9月25日載文《我們能從中國的儲蓄文化中學到什麼?》,文章說,未雨綢繆。中國轉向更加市場驅動型的經濟後,中國人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占比更低,他們把更多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60%的中國家庭都存錢。對醫療、養老等成本不斷上漲的擔憂進一步刺激這種趨勢。大學貸款在中國不多見,因為60%的家庭都會為子女教育存錢。

  信貸市場發展尚不充分。在中國,借錢不太容易。盡管消費者早已適應信用卡(透支),尤其是年輕人,但他們不會累積太多債務或讓債務失控。事實上,盡管25歲至40歲這部分人群更多使用信貸,其儲蓄率卻與中年群體相當或更高。

  政府的金融支持比過去少了。中國政府已逐漸把為退休群體提供收入的負擔轉移給家庭,這促使許多人儲蓄更多錢以安然度過退休生活。社會保障不足等原因也促使部分家庭為未來做打算。

  中國社會正向無現金社會轉變。個人儲蓄一直以現金形式存在,但中國正快速轉向數字支付。城市裡許多人如今不帶現金出門,因為所有東西都可使用移動支付。

  由此總結出中國儲蓄文化的可借鑒之處:無論經濟好壞,維持儲蓄水平不變。為大型支出項目(如購房或子女教育)存錢,不要累積大量債務。手中現金要少,以確保自己量入為出。盡快把錢轉到單獨的儲蓄賬戶,以免受到消費誘惑。無論收入水平如何,都應定期或盡量存錢。開始為大額花銷儲蓄,以便讓自己的錢能收獲利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