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4日電/多名商界領袖表示,要想打入中國市場并擴大業務,企業需確立長遠戰略并深入理解當地營商方式。移動網絡運營商Telenor的高級副總裁哈孔•卡約爾近日在廣州舉行的東西方科技大會上表示:“如果你以為只要到亞洲,就能賺得鉢滿盆滿,那就錯了。我們看到許多公司試圖在中國這樣做(但都失敗了)。你得做長期打算。”對那些奉行既有西方准則的公司來說,進入亞洲市場的過程會更久。
美國CNBC網站12月3日載文《西方高管稱,撬開中國市場需要耐心和本土化》,文章說,對於一些迅猛發展的產業比如科技,北京的監管往往較被動。因此,一些中國初創企業常常突破西方企業可能認為適當的界限,之後才會促使當局介入。基於雲技術的供應鏈公司Tradeshift聯合創始人希普•布龍說:“在中國成功的西方科技公司不多,因為競爭非常激烈。中國本土公司正按照中國速度行進,決策周期非常短。(在這方面)西方公司總是跟不上,他們決策太慢。”在經歷多次試錯後,布龍發現在向中國顧客主打公司平台全球性的同時,需要讓當地團隊按照“中國速度”運作。
北京已允許汽車和金融業一些企業持多數股權或獨資。但許多企業高管認為外企要在華成功,仍需要熟悉當地的員工或合作夥伴。隨著中國企業日益趕上甚至超過西方同行,如今外國公司還可利用中國本土的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