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維持經濟增長,就必須擺脫所謂“中等收入陷阱”這一制約因素。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發展中國家憑借人工成本低廉的優勢取得高增長、發展到中等收入國家後,在人工成本上升的同時并未伴隨產業升級,從而喪失國際競爭力,陷入經濟增長持續停滯的狀態。以拉美國家為首,全世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目前都陷入了這樣的陷阱之中。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8643美元,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中國的增長率雖然在2003年到2010年基本保持在兩位數水平,但近年來減速趨勢明顯。可以說,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岔路口,要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直接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要麼“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止步於發展中國家”。
中國為了避免跌入陷阱,必須要推進結構改革,也就是實現產業升級、提高生產率。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中國也必須改革人員、設備以及債務過剩且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2015年8月,中國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此外,中國的民營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實現了迅猛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11月9日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報告指出:“當前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如果沒有民營企業的發展,就沒有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