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今年來,蘋果價格節節攀升引發廣泛關注。隨著現貨價格的升溫,蘋果期貨價格也在走高。近期,市場上有聲音認為,現貨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期貨炒作,認為所謂“一手金融炒作,一手囤貨居奇”推高了蘋果現貨價格。對此,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蘋果期貨交易的多方參與者,了解蘋果期貨的運行機制和對現貨的影響。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供需關係是影響農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認為期貨炒作抬高價格的觀點是對期貨市場運行機制存在誤解,忽視了期貨能夠較好平抑現貨價格波動的事實。
減產是蘋果漲價主因
我國是全世界產蘋果最多的國家之一,相較於往年5~6元錢一斤的價格,今年一些超市普通蘋果已賣到12元一斤,價格漲幅較大。
實際上,蘋果只是水果市場價格整體走高的縮影。國務院有關負責人近期在12天內兩次提到水果價格問題,要求抓好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水果蔬菜等鮮活農產品供應,穩定價格水平。
多位受訪的市場人士認為,供需關係是影響農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正是由於供需不平衡導致蘋果現貨價格走高。
從供給端看,一方面由於2018年蘋果主產區出現極端天氣,蘋果庫存量出現一定程度下降。卓創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3日,全國蘋果庫存為137萬噸,同比減少46%。另一方面,由於西瓜等新產水果尚未大量上市,部分南方水果如荔枝等出現不同程度減產,導致現階段水果市場整體存量較少,未能對蘋果形成替代作用。
從需求端看,進入春夏季節後氣溫回升,市場對水果需求激增,帶動蘋果消費量增加。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以來,水果價格明顯上漲,包括蘋果在內的7種主要水果平均價格漲幅超過30%。
期貨並非蘋果漲價推手
近期,市場上有聲音認為現貨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期貨炒作。但從市場實際情況看,蘋果期貨非但沒有因炒作等原因抬升現貨價格,反而對現貨價格波動起到了較好的平抑作用。
一位市場人士分析,以貫穿18/19產季的AP1905合約來看,在國內預計減產25%的情況下,上市一年來最大價格波動46%,遠低於今年現貨價格的波動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從當前蘋果期貨近遠期期貨合約的價格波動情況看,當前國內水果特別是蘋果價格的高企與蘋果期貨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主要受市場供需情況影響。6月6日收盤時,代表去年產蘋果價格的1907合約每噸為14048元,而代表今年新季蘋果大量上市時價格的1910合約收盤價為每噸9057元。
“以上價格的差距表明期貨市場客觀反映了當前市場基本面的情況。去年的果子受災減產,因此價格上漲,今年果子沒有遇到去年的極端天氣,因此價格平穩。”上述人士表示,“近年來國內蘋果市場一直呈現供大於求的格局,2018年由不良天氣所引發的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是個案,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並不是由於出現了蘋果期貨才發生的現象。”
從歷史案例看,蘋果期貨對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影響並不大,而減產卻能夠對現貨價格造成巨大影響。2017年歐洲也遭遇極端凍害天氣,根據歐盟農業署統計,當年歐盟蘋果減產19%,由此引起的歐洲蘋果平均價格上漲40%;2013年山東蘋果僅減產5%,2014年5月時栖霞蘋果出庫價格同比上漲了53%。那時,不管國際國內都沒有蘋果期貨,但是價格上漲仍較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