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2012年以後開始了從工業到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轉型。 |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新中國,70年。這70年裡,滄海巨變,波瀾一攪,盡顯壯闊。70年來,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革新軌跡,清晰可見。國運更新,漸臻富強,既要總結經驗,更要著眼未來,知勢、順勢、謀勢。值此70年之際,新京報推出“中國經濟思變70年”系列評論,邀請經濟領域的親歷者和觀察者回顧和思考70年間經濟領域的風起雲湧,為“變”而“思”,因“思”而“變”,更好地觀進路、謀未來。
新京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張斌文章表示,經濟成長過程同時也是經濟結構轉型過程。新中國成立以後到2012年前後之間的中國經濟成長,是從農業到工業的經濟結構轉型。2012年以後的中國經濟成長,是從工業到(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轉型。
經濟結構轉型是理解重大經濟現象的關鍵線索。沒有工業化,就不能理解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奇跡。沒有從工業到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轉型,同樣不能理解2012年以後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經濟現象。大的挑戰來自於它,大的機遇也來自於它,新消費、新技術、新業態、新城市背後也都能看到結構轉型的力量。
經濟結構轉型背後的動力機制
文章分析,從各國的發展經驗來看,經濟結構轉型主要是兩次大的轉型,一次是經濟活動從農業向工業部門的轉移,第二次是經濟活動從工業(主體部分是製造業)向服務業部門的轉移。
目前對工業和服務業的區分並不是令人特別滿意。技術的變革也使得製造和服務的界限愈發模糊。從經驗上看,工業化高峰期以後並非所有的服務業都有(相對GDP)更快的增長,只有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才有更快增長;也並非所有的工業都增長更慢,人力資本密集型的製造業也可能有更快增長。對工業和服務業的區分可能更多來自於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分類方法和缺少與之匹配的數據支持。更合理的區分方式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和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從工業到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轉型中,更準確的說法是從資本密集型到人力資本密集型的轉型。
經濟結構轉型背後的動力機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技術變化。工業技術進步越快,生產出同等數量工業品需要的勞動和資本投入越少,隨著工業品需求被逐漸滿足,全社會工業品生產需要的資本和勞動投入數量下降。從統計角度看,工業部門的增加值份額、就業份額和支出份額下降。
二是偏好的變化。食品消費飽和以後對食品的支出增長會慢於收入增長(恩格爾效應),對一般工業品的需求滿足以後對這部分產品的支出增長會慢於收入增長(在製造業產品領域的廣義恩格爾效應),接下來會有更多的支出轉向那些滿足更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務和商品,這些商品和服務不再是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也不是基本生活用品需要,而更多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需要,健康、教育、美麗大自然、時尚、文娛成為生活品質升級的主要內容。從統計角度看,這些升級的內容會表現為服務業部門增加值份額、就業份額和支出份額上升。
三是生產型服務業的脫離。這其實是工業部門轉型升級的一種表現形式。正如亞當•斯密在兩百多年前提出的,提高效率的主要方式是分工和專業化。工業部門進一步的效率提升,同樣依賴於更進一步的分工和專業化,這其中很重要的內容是越來越多的研發、創新、管理、咨詢、倉儲庫存、銷售等等服務業環節從傳統的工業部門中脫離出來,形成更專業化效率更高的服務。傳統製造業的效率提升很大程度上也來自這種更加深化的分工和專業化進程。
開放的大城市意味著更大的多樣性
文章稱,中國經濟2012年以後開始了從工業到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轉型。判斷經濟結構轉型的拐點,在經濟學文獻中有明確的定義和一套通用的指標體系,不能只有一個指標做判斷。從國際經驗來看,當購買力平價下的人均收入水平達到8000美元以上,當工業部門名義增加值份額達到不低於35%的峰值以後開始持續下降,當工業部門真實增加值份額不再上升,當工業部門就業份額持續下降,當全社會對工業品消費份額持續下降,當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就業和消費份額持續上升,這些條件都成立的情況下,才能認定經濟邁入工業到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的經濟結構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