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垃圾分類處置須全流程發力
http://www.CRNTT.com   2019-10-14 08:11:08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近年來,全國各地著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上海等地頒布地方性法規,推行垃圾分類,取得明顯成效。

  人民日報發表全國人大代表李秋文章分析,但從全國情況看,垃圾分類還存在著分類投放不主動、分類收集不清晰、分類運輸不協調、分類處理不匹配等問題。比如,居民垃圾分類回收意識要變為自覺行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垃圾桶設置未建立統一標準,各地方垃圾桶配備情況五花八門;缺少甚至沒有配備專門的垃圾收運車,導致前端環節已分類的垃圾混裝;已分類垃圾與後端處置能力不匹配,廢玻璃等找不到後端的處理部門和公司,等等。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如制度執行力不足、宣傳不到位、懲處不及時等;也有客觀原因,如設備陳舊簡陋、處理技術能力不足等。

  文章提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推動問題解決。

  提高市民垃圾分類意識。對垃圾分類示範的小區,可以從“以獎為主”過渡到“獎懲結合”,對拒不配合正確垃圾分類的居民,提高垃圾處置費或物業管理費。或者實行罰款處罰,將居民的垃圾分類記錄與征信掛鈎,逐漸加大約束和處罰力度,逐步實現強制垃圾分類。

  提高垃圾前端分類水平。配備數量足夠、質量合格、不同大類垃圾的專門收集桶,嚴禁混裝不同種類垃圾。對電池類等有害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進行單獨回收,出售電池的超市和店鋪有義務回收電池,可試行居民和店主按一定比例分配的有償回收方案。統一標準,除顔色外,垃圾桶大小規格也需統一,以利於專用垃圾車自動或半自動高效收運,且盡可能一步到位,避免後續升級換代時產生浪費。

  提高垃圾中端運輸效率。加強市政環衛、街道、社區、物業之間協同和銜接,明確責任人,以保障整個垃圾分類回收處置系統高效和高質量運行。鼓勵支持民營企業或個人參與垃圾運輸。改造或新增垃圾周轉站、垃圾房並設置不同垃圾池,對不同種類的垃圾分別獨立壓縮,以提升垃圾收運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需要。

  提高垃圾後端處理能力。將原有垃圾分類做進一步更合理的細分,以有利於垃圾桶的科學設置及後端垃圾處置,如廢舊電池等有害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部分單獨分類和設置垃圾桶。提高對不同種類垃圾處理能力,堅持以“焚燒+殘渣填埋”為主、有機垃圾適度綜合利用的垃圾處理方式,增加經費投入,穩固垃圾處理基礎設備設施,對不同種類垃圾採取不同處理方式,強制回收後的廢舊電池也可返回生產廠家或專門公司處理,不斷提高垃圾分類處理的高新技術與能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