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工作人員在上海舉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演示基於5G網絡實現遠程控制的機器人。 |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在有關中國在數字化經濟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激烈爭論中,一個正在西方市場立足的想法是“封殺”中國的技術。然而,與敞開大門相比,這可能是一個更大的戰略失誤。保護主義帶來的是一種輕微的安全感,但同時也妖魔化了經濟對手,把創新和寶貴的學習機會推開。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5日刊登羅馬尼亞亞太研究所研究員安德烈婭•列昂特的文章《對中國技術開放而不是關閉市場,西方會得到更多》,文章說,更好的方法是學習中國過去30年的做法,即創造足够的空間引進外資和技術,并從合資企業中汲取經驗和靈感。
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這讓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方將尋求從中國技術轉讓,而不是反之。
在這一背景下,在關鍵行業妨害中國只會暫時阻礙北京技術影響力的發展,同時更加激發中國減少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現在對中國關閉大門將在全世界激起不必要的反華情緒,并造成敵對和不信任的環境。
特朗普應該記住歷史上最偉大的美國總統之一林肯的忠告:“當我把敵人變成了朋友,不就是消滅了敵人嗎?”
在這個前提下,美國總統應該把重點放在保持美國對中國的和平經濟影響力上。與其讓技術競爭破壞自由市場,不如讓世界擁有不止一個技術領袖。
中國現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要歸功於其顯著的技術進步。
在歐盟這樣相互聯系緊密的市場,不必要求中國公司與特定歐盟國家的企業實體建立夥伴關系,而是可以從批准的國家名單中選擇更多的合作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