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抽象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都生活在一個難以管控的高速連接的網絡時代。現在假新聞、恐慌、民族主義和疾病的傳播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
目前正在中國和全世界實際發生的事情不只是人類關於醫學流行病的故事,也是互聯網時代我們這一代人與危險抗擊的一個篇章。冷戰時期是一個孤立的時代。隨後的全球化時代曾設想簡單、便捷、充滿希望的互聯互通。但我們的新時代是一個需求往往相衝突的時代:隱私和持續聯系之間的衝突。新冠病毒疫情是一次考驗。而且不僅僅是對中國的考驗。
過去我從未做過醫院建議的血液篩查,查明自己身上是否帶有“非典”病毒的抗體。現在看到這場新的疫情,讓我很想去這麼做。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59年注意到,即使對於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歐洲人,中國發生地震遭受大規模破壞也不會比他失去一根小手指頭更令他感覺不安。但在我們的互聯互通時代呢?你發生了地震就是我發生了地震。你遭遇疫情就是我遭遇疫情。所以,修建隔離墻、與其他國家“脫鈎”或煽動過時的種族主義傾向雖然對有些人來說很誘人,但這些恰恰是我們一定不能去做的事情。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和中國人今天面對的問題,實際上是同樣的問題:如何應對我們複雜的、網絡化的新世界提出的種種殘酷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