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在廣西南寧東站,工作人員運用5G體溫檢測系統對進站旅客進行測溫。(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中國的創新成果正在日本快速普及。從防疫對策到中小學課本,在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諸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因為同日本的技術和服務相比,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使用便捷、品質優異。我們該如何與這些“中國技術”打交道?
《日本經濟新聞》6月29日發表該報前駐中國總局長山田周平題為《來自中國的創新是威脅嗎?》的文章稱,5月25日,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端著玻璃杯將牛奶一飲而盡的視頻出現在一款源於中國的社交媒體軟件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校停止供應餐食,北海道生產的牛奶需求量大減。早在4月,北海道政府就在YouTube和推特賬號上發起了牛奶促銷活動,此次又追加了這一渠道。
除北海道外,東京都、大阪府等21個日本地區都在這款源於中國的社交媒體軟件上開設了官方賬號,發布涉及疫情期間要求民衆減少外出等內容的短視頻。中央官廳方面也沒落後,厚生勞動省、體育廳也分別上傳了類似小視頻,引導民衆如何正確洗手、宅家期間適合從事哪些運動等。
這款源於中國的社交媒體軟件登陸日本後,很快就成為年輕人手機上的標配APP。由於具備將複雜內容直觀呈現的特性,它正在逐步成為當地政府部門固定的信息發布渠道。
中國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中美摩擦的最大焦點。日本也受美國的意志影響,事實上在5G網絡的基站建設業務上將中國企業排除在外。但是中國的創新更貼近消費者,早就滲透進了日常生活中。
多年來,中日之間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從經濟發達的日本向中國出口產品、日本企業來華投資建廠。但在2010年前後開始出現中方收購兼具技術和品牌實力的日本企業的案例,近年來這樣的情況更是越來越多。
櫻美林大學教授雷海濤分析認為,包括中方提供技術的合作在內,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進軍日本市場,而這部分經濟活動并未體現在直接投資統計中。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中國的技術實力已經領先,并且開始向日本提供其所不具備的技術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