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是下一步農村工作重點,是精准扶貧的後續延伸,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基礎。 |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每年3月初是召開全國“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時間。在人大會議期間,國務院總理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歷來是公眾關注焦點。政府工作報告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並對新一年工作做出部署,對各項事業制定若干目標。
中國網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孫文凱文章介紹,一些學術研究分析了每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經濟效應。簡要地說,政府制定的經濟目標對實體經濟通過兩個途徑發揮作用:一是預期引導效應,即社會各類主體通過報告能夠看到政府主要投入方向,從而提前布局,並最終實現了預期引導結果自動實現的效果,類似於股票市場上的散戶跟莊行為;二是政府的各種後續政策能有效促成經濟目標實現。這兩個作用都在發生影響。從時間推移看,中國政府指定的各項目標越來越好地得到實現,這主要是由於中國的社會主義體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且中央政府對財政、貨幣及其它政策手段越來越嫻熟的緣故。
精准扶貧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該思想最早來自2013年底習近平在湖南農村考察時做出的指示。在此之前,扶貧工作主要聚焦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扶貧攻堅上。而在此之後,扶貧政策文件強調精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扶貧手段越來越細化,目標越來越明確。在那之後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提到精准扶貧目標。在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將精准扶貧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要求通過各種手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全部脫貧。幾乎每一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有設定1000萬脫貧數量目標,並通過教育扶貧、異地搬遷扶貧、金融扶貧以及各類社會扶貧在當年成功達成。這樣歷時近八年,中國完成了堪稱世界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式成績。
文章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是下一步農村工作重點,是精准扶貧的後續延伸,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基礎。當前脫貧成功是建立在解決絕對貧困的基礎上,而緩解相對貧困等更高標準還要求繼續不懈努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准扶貧戰略有一定重合期,也就是在全面脫貧未完成時已經將鄉村振興提上日程。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2017年底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貫徹了中央政府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的思路。中央對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三步走操作思路,此後,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會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與精准扶貧契合共同推進農村地區發展。2021年2月25日,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標誌著精准扶貧全面勝利後,鄉村振興戰略正式開始行動。
文章指出,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在曾經貧窮落後幾千年的鄉土中國達成這樣一個目標,需要按照全面扶貧的勝利經驗穩扎穩打步步推進。從全面脫貧到鄉村振興有一個五年過渡期,政府將繼續通過以工代賑、推進特色產業、吸納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堅持對口支援、促進低收入人口內生發展能力,繼續推進農村發展,穩固脫貧成果,夯實振興基礎。
此外,政府還將通過促進農業科技和產業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村莊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促進農村消費、加快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等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情況下,要在2022年底前達成第一個階段目標,毫無疑問今年的任務非常艱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將對鄉村振興提出更多具體目標,發布更多具體措施,並有力貫徹,探索形成一批鄉村振興的成功模式和經驗,為鄉村振興長期規劃實現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