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8月31日,媒體記者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家會議中心展館內探訪。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多年來,外交政策研究者最困惑的一個問題莫過於:美國的世界強國地位是否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最近在阿富汗發生的事情無疑助長了這種疑問。但對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來說,更具有長遠意義的問題是中國力量的穩步上升。中國是否即將超過美國?衡量國際舞台上這種轉變的經濟和軍事最佳標准是什麼?美國時代是否正在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亞洲世紀?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9月1日載文《中國崛起是否意味著美國衰落》,作者是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保羅•肯尼迪,文章說,對於最後一個問題,我們恐怕不能貿然給予肯定回答。美國和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仍跟20世紀80年代我撰寫《大國的興衰》一書時一樣。同樣確定無疑的是,過去40年的某些時候,美國的相對地位似乎有所回升,比如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以後和2003年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垮台以後。然而與一些不利於美國的重大變化相比,這種回升無不稍縱即逝。不妨談談三個長遠的重大變化:國際關系、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
變化一:世界權力進行再分配
第一個變化是,半個世紀前,處於冷戰中的世界是兩極的,美國面臨的對手只有蘇聯;如今,戰略和政治力量的組合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國際體系由四五個非常大的國家組成,無論是通過硬實力還是通過軟實力,這幾個國家都不能够強迫其他國家做它們不想做的事情。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寫《大國的興衰》最後一章時就已經有證據表明,世界正朝著多極局面轉變。但如今,在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裡,全球格局似乎更加豐富多樣:幾個大的民族國家處於頂端(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緊隨其後的是歐盟和日本,甚至還有印度尼西亞和伊朗。
這標志著世界權力進行了深刻的再分配。如果說美國依然是頭號國家,這個說法即使正確,但并不充分——因為美國即便是叢林裡最大的猩猩,也不過是衆多猩猩之一。有人說俄羅斯的地位衰落得比美國更嚴重,這無關緊要,畢竟兩國都已相對式微,這才是現實主義大國理論的意義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