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阿利斯泰爾•米基寫到“交流危機”,認為中國有更多的責任改善其對美國人的講話方式。問題是否真的出在言辭上?在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看來,真正的問題在於,美國無法接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這樣一個前景。如果說這本書中的幾十篇文章有一個統一主題的話,那就是單極世界的終結——其特征是美國提出的“基於規則的秩序”。
編輯王輝耀寫道:“在後疫情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够獨自支配全球規範和規則。”
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溫迪•卡特勒強調,中國希望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她認為,這“可能有助於減少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以及受制於華盛頓進一步征收關稅和實施其他制裁措施”。
正如卡特勒指出的,20年後,亞洲將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這種思路意味著,中國不會試圖解決與美國的問題,而是會繞過美國,專注於發展亞洲市場。
中國走上創新變革之路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對中國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在任何一個國家,創新驅動增長只要扎下根,都會是巨大的力量。它會把一個國家從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貿易轉向生產。中國似乎快要走上這條變革之路,但不能自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