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宏指出,美國的民主體制困境跟當前台灣其實有點類似,拜登在施政上當然會考量內部的政治氛圍,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想、但做不到的”。譬如台灣的“台獨”或“美國一直想撂倒中國並重回獨霸地位”等。二戰結束後美國順勢成為全球唯一霸權,當時的美國確實可以為所欲為,但現在行不通了。美國現在的對手,是跟他有同等力量,甚至在未來實力上都可能隨時超車的中國。既然美中之間無法完全征服對方、或在短時間內讓另一方倒下,他認為“理性抉擇”最後還是會冒出頭的。透過時間與交流經驗的磨合、累積,雙方把一些棘手的爭議慢慢放下。
拜登21日參加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被問到“若中國攻擊台灣,美國是否捍衛台灣?”時說“對,我們有此承諾”。此話一出後,引發熱議。
林建宏認為,拜登“在情感上”確實希望這麼做,且“台灣關係法”中也明確講到美國會“協助台灣、提供防衛”,某部分解讀拜登回應是沒有錯的。只是拜登這回應最多“也只停留在這裡而沒有更多了”。為了避免“誤會”,美國國防部長也出來澄清,再次重申美國對華政策及立場。
林建宏說,民進黨可能很希望看到美國從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但他認為這樣的判斷“恐怕太過了”。美國對台灣雖有提供防衛的“義務”,但不代表會提供派兵、駐軍或在關鍵時刻幫台灣跟中國打上一仗。
林建宏還說,美國社會有反中情緒,但美國政府內部的主流意見大多還是傾向跟台灣維持“非官方實質關係”的。再加上拜登最近的表現、言行確實有點讓外界感到“奇怪”,以至於有人合理懷疑拜登能否正確地反應出美國領導人真正的理性抉擇,這確實很值得關注。
未來“台灣牌”會被美國打得更兇、更嚴重嗎?
林建宏說,拜登政府打“台灣牌”,其實並沒有特朗普政府來的強烈。拜登所屬的民主黨體系基本上還是偏左派、崇尚自由、思想及重視軟實力的,因此在想法與做法上會跟共和黨特朗普時期不同。民主黨大多時間還是朝人民、教育、思想、價值等角度去思考。當然拜登受限4年一次的美國民主大選制度,對中態度會有相當程度的壓力的,但這也是民主體制的特性。
對於美中角力,林建宏強調,美中領導人應該深信彼此之間的合作或適度的競爭,會遠超過極端地對抗。他個人還是傾向美中目前所進行的各類接觸,都還是助釐清雙方之間因“正面互動可能產生的障礙”。兩岸對幹對誰都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