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交所開市,打造自身特色是重中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21-11-17 08:45:06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2021年11月15日,是中國資本市場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北交所開市。10家新股、71家新三板精選層公司在北交所掛牌交易,這81家企業也成為北交所首批掛牌上市公司。

中國網發表時事評論員曹中銘文章認為,對北交所而言,首批公司掛牌後,打造出自身特色將是重中之重。

  如果說科創板從宣布設立到正式開市,讓市場見證了什麼是“科創板速度”的話,那麼如今,我們同樣看到了“北交所速度”。從今年9月2日宣布設立,到11月15日首批公司上市,只用了70余天時間。在此期間,從機構設置、人員安排、技術準備、制度建設等均安排就緒,也為北交所的順利開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交所的設立,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結果。近年來,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比如退市制度改革、試點註冊制等,都對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新三板啟動改革也提上議事日程。北交所的設立,是新三板發展倒逼下的結果。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在歷經了當初的火爆之後,近年來受市場規模、結構、需求多元等因素的影響,其問題逐漸暴露,比如融資額下降、交投不活躍、掛牌公司減少等,已經影響到新三板的發展。如果不進行改革,新三板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中,將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因此,北交所的設立,既是新三板改革的成果,更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

  北交所的設立,毫無疑問借鑒了其他板塊如科創板、創業板的改革經驗。比如北交所也實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推出了市值+盈利能力等在內的四套上市標準;實行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試點。新股發行時,建立多元定價機制,根據不同需求可競價發行、詢價發行或定價發行。融資制度靈活多變,可通過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等融資;融資方式可選擇公開發行,也可選擇定向發行;且在定向發行框架下,引入授權發行、儲架發行、自辦發行等。在市場監管上,根據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特點,寬嚴適度。交易機制中,實行差異化交易制度,新股掛牌當天無漲跌幅限制,此後漲跌幅限制設定為30%。並建立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其門檻與科創板一樣為50萬元。

  文章稱,從新三板掛牌公司,到北交所上市公司,對於新三板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質”的改變。這一點,也體現在北交所開市當天的市場表現上。10家新股的表現自不必說,開盤均大幅上漲,且多家新股觸及二次臨停;其他未停牌上市公司的成交量均同步放大,市場交投明顯更活躍。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中,有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對於各個層次的市場而言,其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科創板定位於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板重點支持“三創(創新、創造、創意)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上市融資;北交所服務於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對象更早、更小、更新,且定位於“專精特新”型中小企業。

  文章指出,北交所在今後發展過程中,必須打造自身的特色,而緊抓定位則是關鍵。一方面,相對於滬深市場,北交所畢竟屬於新三板市場,企業雖然能夠在北交所上市,且北交所相關制度規則都從科創板或創業板沿襲而來。但毋庸置疑,北交所是不同的市場。無論是市場關注度、活躍度、企業估值,還是其他諸多方面,新三板市場的吸引力都較A股市場更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另一方面,北交所急需打造自身特色,緊抓市場定位,這方面的教訓早已有之。比如創業板在當初設立時,其上市對象主要是創新、創業型企業,不過,某些企業為了享受高估值,即使不符合創業板的定位,也要尋求到創業板掛牌,而背後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樣的企業掛牌過多,就會導致市場偏離最初定位。

  事實上,北交所緊抓自身“專精特新”定位,打造一個頗具特色的市場,將是大有裨益的。既有利於吸引更多“專精特新”型企業上市,讓北交所成為這類企業的專業市場,也有利於北交所與其他板塊在錯位發展的同時,實現錯位競爭。而一個有特色的市場,其競爭力顯然比一個混亂無序的市場要好得多。而且,將北交所打造成專業市場,也有利於形成規模優勢,反過來又能促進“專精特新”型企業的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