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21,中國獲得更大話語權
http://www.CRNTT.com   2021-11-25 10:10:07


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雲南昆明開幕。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中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的轉變繼續引人關注,但鮮有人認識到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性質和影響力之變化。一些人認為中國仍不擅長運用軟實力,與外部世界溝通不暢。但細察會發現,2021年似乎描繪了中國“話語權”的微妙增長。

  美國《外交學者》11月24日載文《中國尋求更大“話語權”》,文章說,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就是個絕佳例子。中國似乎成功地運用了話語手段,確定了幾個議程。“生態文明”概念進入許多討論。此前,一百多個國家簽署《昆明宣言》,將“生態文明”視為“地球生命共同體”。

  COP26的第一天,英國發起“清潔綠色倡議”(CGI)。這顯然是受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啓發,更不用說七國集團峰會宣布的“重建美好世界”(B3W)計劃了。重要的是,CGI和B3W都在模仿“一帶一路”,盡管目的可能是與中國對抗或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兩者凸顯中國影響國際發展融資話語能力的提高。

  這些事件表明,中國越來越有信心和能力來傳播具有規範性影響的術語和詞匯。中國的話語權顯示出增強跡象。

  過去二十年裡,話語權成為中國政經評論家越來越多使用的熱門詞匯。這意味著在國際領域創造共同詞匯,將中國提升到更有利的位置。為此,中國領導人鼓勵外交官和官媒“講好中國故事”。鑒於西方“中國威脅論”盛行,這項任務顯得尤為迫切。

  中國將自己偏好的政治話語全球化的一些嘗試,并不都成功。但這也表明,中國正處於提高話語權的學習過程中。“中國夢”的官方譯法最初交替使用China Dream和Chinese Dream,但後來,後者牢牢取代前者。這一變化是個有意識的決定。這表明,在追求影響圍繞自身崛起的話語格局時,中國對國際上的反饋做出反應并進行調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