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習近平經濟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不僅能夠有力引領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而且對當代經濟理論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注重政治與經濟關係的分析。習近平經濟思想繼承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
把握中國經濟的社會主義內在規定性,並賦予新時代的內涵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進入新時代,確保改革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之所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重大判斷、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形成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等,無不體現著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順應新時代的要求。
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有利於在新時代更好發揮顯著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在領導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黨能夠綜合運用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充分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有效集中資源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充分發揮“全國一盤棋”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推動我國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方向發展。我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所以能夠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新時代經濟發展提供了重大理論支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二者結合上,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系列比較成熟的制度,這是實踐發展的使然,也是理論認識的飛躍。
實現了發展理論重大創新
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實現了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
創新發展理念突破了傳統的創新概念。西方經濟理論大都是從產業和技術的角度研究創新,而創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創新的內涵和外延,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強調創新的整體協同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協調發展理念包含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西方經濟理論一般把經濟增長看作某些因素的變量,而協調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社會有機體理論、合力論在經濟發展上的運用和發展,是為了對社會有機體的各種要素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各區域各領域的平衡發展,形成經濟發展的整體最大合力。
綠色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要堅定推進綠色發展,推動自然資本大量增值”“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進一步形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