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表示,中美兩國在當年實現雙贏,中國能够利用低成本生產,實現以出口帶動的增長,增加工人收入和減少貧窮,美國也在初期受惠,美國消費者可以買較便宜的產品。
羅奇說:“隨著尼克松前往中國,美國人突然開始關注現代中國的希望和夢想。在隨後的幾十年里,兩國之間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以及不斷深化的商業聯系,為大多數美國人帶來了與中國交往的機會。”
羅奇說:“尼克松訪華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他把信任、尊重和共同利益擺上了台面。今天,我們幾乎忘記了這些重要的經驗。”
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徐國琦認為,中美兩國并非處於新冷戰狀態,也不是此前美蘇冷戰的零和游戲,中美之間雖然有口角,但仍保持外交關系,經貿各方面也非常密切,有利益上的交匯。中美雙方仍有化敵為友的可能。
他說:“如果能够找出一種新的‘乒乓外交’模式,對中美兩國有利,也對世界和平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