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3月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總統拜登。新華社發(沈霆攝) |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俄烏衝突引發了經濟動蕩,同時,伴隨著美國政府對華戰略進入下一階段,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別別扭扭緩和關系的進程可能會中斷,形成美中緊張關系的新循環。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日前刊登《對美中關系來說,這將是個炎熱的夏季》一文,作者為美國榮鼎咨詢公司高級經理雷娃•戈洪。文章說,撇開誇誇其談的政治言辭不提,雙方謹慎行事是有充分理由的。中國在經濟面臨逆風之際,把獲取美元融資和關鍵技術列為重點;華盛頓試圖避免因單邊行動而對盟友造成傷害以及加劇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系,在努力抑制通脹壓力的同時避免擴大二級制裁。
目前有兩大趨勢可能會撼動這種態勢。
首先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軌跡以及全球經濟日益惡化。隨著俄羅斯試圖鞏固一條東南部的陸地走廊,這場如今已經進入第三個月的戰爭可能會凝結為一場凍結的衝突,俄羅斯還可能嘗試“使局勢先升後降”的談判途徑(比如通過擴大其切斷歐洲能源供應的行動;瞄准北約領土上的武器車隊;攫取烏克蘭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薩;甚至動用戰術核武器)。在接下來的戰爭階段,美國將不由自主地想要擴大二級制裁,以試圖迫使俄羅斯投降。但戰爭拖得越久,七國集團制裁聯盟出現裂痕的可能性就越大。
供應中斷、金融制裁、重要商品出口禁令以及整體地緣政治動蕩共同發揮作用,導致糧食和能源價格飈升,這令美國和歐洲出現了近40年來從未有過的高通脹。更可怕的是,從突尼斯到也門,處於歐洲邊緣的極度脆弱國家出現了一波猛烈的政治動蕩。在這些國家,處境艱難的政府沒有用來防止糧食進口驟減的儲備,能源價格飈升對這些國家的民衆也造成了衝擊。
用歌手鮑勃•馬利的話說,“饑餓的暴民就是憤怒的暴民”。極力解決糧食和能源不安全問題的七國集團以外的國家沒有心情接受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有關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說教。如果烏克蘭戰爭提醒美國,把重心轉向亞洲以遏制中國并非易事,那麼試想一下,正在經歷嚴重饑荒和政治動蕩的世界不同地區將會出現怎樣的一波外交政策轉移。
另一個方面,在這場戰爭的拐點到來之際,拜登政府正面臨來自兩黨的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不僅限於清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還要采取更全面的對華遏制戰略,中國也將對美國即將出台的一系列對華政策措施作出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