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預期轉弱壓力的最根本途徑是多措並舉穩增長、促發展。 |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必須看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並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把三重壓力列為當前需要應對的主要問題和挑戰。“三重壓力”是中央對中國當前經濟形勢客觀、理性、精準的判斷。化解三重壓力,需抓住“預期轉弱”壓力這一著力點,加強預期管理,提振信心和熱情,為“需求收縮”和“供給衝擊”等壓力的解決創造條件、騰挪空間、提供推力。
一
光明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王立勇文章稱,預期的形成是一個學習過程,是在信息粘性和信息不對稱下,市場主體接受外部信息不斷調整先驗判斷的過程,也是自我實現的正反饋過程。微觀主體的經濟行為往往是以預期為基礎。基於自身形成的預期,微觀主體會做出投資或消費決策,進而會對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微觀主體預期是重要的經濟力量,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預期變動是經濟波動的重要驅動力。宏觀經濟政策所能夠產生的實際效果依賴或取決於微觀行為,宏觀經濟政策效果可能會因為預期的變化而完全改變。以通脹預期為例,通脹預期在經濟主體的生產、消費、儲蓄及投資等經濟決策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夠影響個體消費、儲蓄和借貸決策,以及工人的工資議定決策和管理者的定價決策,會影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從而能夠影響消費和經濟增長。預期管理是提高宏觀經濟政策效果、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二
文章分析,近年來國際國內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從供需兩側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由此產生的預期轉弱主要表現在:第一,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增多,導致微觀主體預期不穩、信心不足,創新創業積極性有所降低,有效供給不足和有效需求低迷並存;部分市場主體過於追求短期利益,決策短視化現象嚴重,引發非理性市場行為。第二,微觀主體預期並非總是理性和前瞻性的,兼具後顧性和適應性,在一系列不利衝擊下,信息的不完備性和主體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有限理性極易造成預期的無序化狀態,出現預期扭曲、預期混亂和預期偏誤。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的增加加劇了這一扭曲及偏誤程度。第三,不同微觀主體預期之間出現預期交織、信息交互現象及羊群效應,家庭預期轉弱和企業預期轉弱相互傳染、相互影響,容易造成“預期轉弱——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預期轉弱”的惡性循環。從數據看,預期轉弱表現在:居民的收入信心指數、收入感受指數、就業感受指數、就業預期指數和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呈持續下行態勢;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自2021年3月以來一直處於下滑態勢,2022年3月分別降至49.5%和48.4%,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同樣如此。
預期轉弱既是需求收縮和供給衝擊的衍生,又是需求收縮和供給衝擊的推動力量,存在“預期轉弱——需求收縮和供給衝擊——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預期轉弱——需求收縮和供給衝擊”的內在邏輯。相對而言,因為與主體心理活動有關,且存在預期扭曲、預期混亂和預期偏誤,以及預期交織和信息交互現象,“預期轉弱”是三重壓力中的難點,也是提振經濟、緩解三重壓力的關鍵點和突破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