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政策更多聚焦於流動人口如何定位、歸誰管的問題,而《實施方案》的一個內在邏輯,是根據人的流動來配置資源,如明確提出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同常住人口掛鈎,由常住地供給”的機制。據統計,中國與戶籍掛鈎的個人權利有20多項,涉及就業、教育、社保等方方面面。“人地錢”掛鈎的機制保障,將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人們的後顧之憂,逐步實現在公民權利方面人人平等。
更為難得的是,《實施方案》強調“全國一盤棋”,政府部門合力破解“有意願無能力”的困局。方案全文13次提及“協同”一詞,要求財政、發改、公安等部門打好配合。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中對非戶籍常住人口因素權重等做法,無疑將大大減少地方財政的壓力。
其次是激發消費和投資潛力,尋找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源。
從歷史上看,無論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城鎮化都被視為中國經濟穩增長、軟著陸的重要手段。從“一人闖天下”到“全家一起走”,落戶城市帶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將提高人們的消費傾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需求的增加,也將帶動投資的規模擴大。此前已有研究表明,每年多增加市民化1000萬人口,可使經濟增長速度提高約1個百分點。
何況,彌合傳統的二元經濟,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亦有助於打破人為設置的經濟藩籬,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雖然中共十九大便提出“城鄉融合”的新方向,但如《實施方案》中設置專篇來闡述并不常見,想必也有這方面的考量。近年來各地“搶人大戰”持續火爆,但多瞄准的是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此番方案突出強調“縣城”作為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則明顯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安家落戶。一個城市的人口構成本應是立體式的,既要有高端人才,也要有產業人員、服務人員等基層人才。拆掉落戶的“玻璃天花板”,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發展潛力。
中國的戶籍制度早已從最初的二元制,發展到現在的梯度放開,《實施方案》還明確了未來戶籍制度改革的發展方向。其中,“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的安排,更是與世界人口管理制度與公平理念相接軌。與此同時也需理解,戶籍制度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好後續配套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期待戶籍堅冰能够早日被打破,讓“流動的中國”釋放出更多活力與社會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