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中國持續推動農業國際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2-08-24 10:55:53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延宕起伏,世界經濟復甦失衡,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空前挑戰。南南合作是應對全球饑餓、營養不良、貧困和不平等挑戰的重要解決途徑。中國與多國加強農業合作,聚焦糧食生產能力提升、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小農戶價值鏈提升等,推動實施一批普惠性強、實用性高、帶動面廣的發展項目,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共同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現在產量翻倍,收入也翻倍”

  7月,緬甸正值雨季,印度洋季風每天把大量的雨水潑灑到這片土地上。豐沛的降水為緬甸農業提供了大量灌溉用水的同時,也給當地農民帶來了煩惱——過量降水造成水稻倒伏情況時有發生,這也意味著收成可能不佳。

  “這幾年不同了!”伊洛瓦底省央冬地區農民哥烏告訴記者,中國專家為緬甸稻農帶來了福音。他們帶來的新稻種產量高、抗病蟲害效果好,在雨季抗倒伏的特點更是凸顯。“之前企業來介紹新品種時,我們有些半信半疑,劃出幾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地試種。結果證明,確實增產不少!原來每英畝產量1400多公斤,種了新稻種後,每英畝產量能到2800公斤左右。這下我們可以放心擴大種植了!”如今,哥烏在中國專家指導下已經種了21英畝新品種水稻。

  據瞭解,從前由於產量有限,當地稻農每年收入僅約60萬緬幣(約合2100元人民幣)。“現在產量翻倍,收入也翻倍。中國專家長期在這裡,為我們進行種植培訓,和我們一起在田間地頭察看農田,關注水稻長勢。他們細致講解,經常手把手地進行示範,毫無保留地把從播種、田間管理到最後收割的技巧都傳授給我們。”哥烏說,“我們從中國專家那裡學到了種植技術,深深感受到彼此根植於心的情誼。”

  “我看到了圭亞那漁業發展的巨大機遇”

  “養魚的網箱由箱體、框架、浮子等結構組成。多數網箱一般固定在水深2.5米至3米的位置……”視頻裡,中國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洪萬樹教授正用流利的英語向遠在圭亞那的學員們進行講解。圭亞那網箱養魚培訓班課堂上,學員們認真對照幻燈片做著筆記,不願漏掉一處細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