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逐步從願景變為現實,取得了豐碩成果,展現了強大活力和韌性,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促進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各行業加速融合,共建“一帶一路”也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徵,為參與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難得機遇。
人民日報發表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鄭禮典文章分析,增進民生福祉。共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有很多是發展中國家,數字基礎設施較為落後。共建“一帶一路”為參與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契機,增進了參與國家的民生福祉。一方面,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企業充分發揮自身數字技術優勢和先進管理經驗,同參與國家共同建設優良數字基礎設施,提供數字化服務,並與相關國家合作培養數字人才,有效提升了相關國家勞動力數字化技能和素質。這些務實做法,既有利於這些國家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利用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又促進更多人參與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中來,共同享有數字經濟帶來的便利生活。另一方面,共建“一帶一路”也是參與國家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隨著參與國家數字設備以及數字技術不斷普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可以將本國或本地區的優秀文化產品通過數字方式呈現和傳播,各國人民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文化交流、學習和消費,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形成發展新動能。傳統經濟理論認為,人口、資本、土地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生產要素。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既不斷催生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新產業新業態,又通過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在電子商務、貿易平台服務、智慧物流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重點數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不僅與相關國家共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巨大紅利,而且有效拓展了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推動相關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加快。比如,隨著參與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更多市場主體得以通過數字技術參與到國際貿易體系中來,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機遇和展示自身產品的機會,大大減少了供需雙方的市場搜尋匹配成本,既提高了本國要素配置效率和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企業整體運營壓力和運營成本,也使企業有條件將更多資金投入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研發中,實現發展壯大。
文章強調,繼續深入推進共建數字“一帶一路”,一方面,需要加強參與國家各層級的溝通協調,推動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有效對接;另一方面,需要深化數據安全保護、數字經濟治理規則制定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和對話溝通,努力就數字經濟治理、數據安全保護等問題達成更多共識,為各國用好數字化轉型機遇創造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