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大公報24日發表社評說,五名優秀香港青年獲國家推送,明年一月赴聯合國不同機構任職,這是一則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也是國家為香港年輕人做好事、做實事的創新模式。隨著國家發展,參與國際事務愈多,為香港年輕人施展才華提供的舞台也會愈來愈廣闊。
社評說,香港是國際化都市,商界早就走向世界,但不管香港人多優秀,港英時代都不太可能走上聯合國這樣的高端平台大展拳腳。回歸後,香港特區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在國家支持下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首開先河,既為國爭光,也成為香港人的驕傲。
今次獲國家推送到聯合國任職的五名年輕人,都是特區政府的公務員,直接“升呢”成為國際級“公務員”,機會難得,使命光榮。正如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指出,參與暴亂的年輕人只是少數,大部分青年都很優秀。五位香港青年得到國際機構的工作機會,體現了國家對香港年輕人的重視及關心,體現了特區政府對年輕人的關心與支持,也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優越性。獲得推送的五位年輕人也感謝國家、特區政府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提供機會,希望在國際組織吸取經驗,回港後學以致用。
社評說,按照聯合國機制,只有主權國家才有發言權及談判權。但講到競選聯合國轄下機構的負責人,或推送人員到聯合國機構工作,卻並不容易,比拼的是國家實力。誰對國際社會貢獻大,誰的發言權就大。一次過推送五名香港年輕人到聯合國工作,正正反映國家的實力不斷增強。國家、香港、個人前途密切相關,休戚與共,也由此可見一斑。
年輕人得到去聯合國機構的工作機會,當然令人羨慕,而且多多益善。然而,這僅是國家幫助香港青年的創新方式之一。不斷發展的內地大市場,堪稱香港年輕人放飛理想、施展才華的更大舞台。過去,國家為香港不斷推出的CEPA措施,主要受惠的是商界及專業人士,近年則研究及推出更多對應普通香港人的同等待遇政策,包括到內地學習、報考公務員等,香港人回內地置業的手續也不斷簡化。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年輕人提供了新的廣闊天地,彌補了香港本地機會不足的缺陷。
這些年來,由於香港經濟多元化進展緩慢,產業結構單調,加上房價高企,令年輕人普遍產生前途焦慮。特區政府想方設法解決年輕人困擾,責無旁貸,中央也樂於出手相助。大部分香港年輕人留在香港發展,一樣可以受惠於國家的支持。愈來愈多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及發展,“一帶一路”不斷取得進展,為大批優秀的年輕人打開機會的大門。
社評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祖國永遠是香港最堅定的靠山,不管香港發生了什麼,中央堅持“一國兩制”的初心不變,對香港年輕人的關愛不變。五位年輕人獲推送赴聯合國工作,其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值得香港人仔細咀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