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大公報6日發表社評說,本港新型肺炎確診及疑似個案不斷增加,特區政府相應推出加碼防疫措施。特首林鄭昨日宣布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訂立附屬法例,強制所有由內地入境人士家居隔離十四天,新措施於二月八日凌晨生效。政府同時推出一百億元的防疫及抗疫基金。這是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推出的第四輪措施,也是最果斷、最堅定的一次,可以進一步減少人員的跨境流動,更有效阻止疫情的跨境蔓延。
可能有人認為,特區政府此舉近乎反對派要求的“全面封關”,其實不然。反對派要求的“全面封關”其實並不“全面”,因為只針對內地居民,不包括在內地工作的香港居民及外國人,為疫情長驅直入留下漏洞。事實上,數以十萬計香港人在內地工作或生活,頻繁往返兩地,也會將病毒帶入境內。首例染疫死亡個案就是香港人,先去了武漢,然後將疫症傳染給家人。兩宗郵輪集體感染事件,源頭也是香港人。病毒攻擊是不分地域或種族的,香港要達到最佳防疫效果,必須一視同仁。
而在新一輪措施之下,只要是從內地入境,不管是內地人、香港人或者外國人,同等看待,這就避免了歧視問題,也堵住了漏洞,達到更好的防疫效果。政府因時制宜也順應民意,如果反對派繼續冥頑不靈搞罷工,何止與民為敵,更是引疫入境。
社評說,當然,一法立,一弊立。關口管控措施是如此嚴厲,勢必帶來一些副作用,住內地、香港返工的人士面對要麼停工、要麼在香港找地方住的問題,找房不容易,租金更昂貴。另一方面,在內地工作及經商的香港人,同樣面對兩難選擇。特區政府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及時推出一百億元的防疫與抗疫基金,就是因應這類情況。基金除用來購買防疫物資如口罩等,也會考慮基層打工仔的困難。
好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大問題,儘管去年香港經濟負增長,今年政府財政赤字無法避免,但庫房充盈,此時不用錢,更待何時?
市民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內地供港的生活物資如何保障?每日有八千架兩地貨車入境,提供蔬菜等民生所需,在司機入境一次就必須隔離十四天的情況下,哪來這麼多司機頂更?若生活物資供應不上,難免導致物價上漲及市民恐慌情緒。考慮到此點,政府已決定對兩地司機作出豁免,確保供應如常。但昨日政府宣布新措施,超市仍然出現大搶購,連濕紙巾都被搶購一空,顯然是有備無患的心理使然。特區政府必須向市民解釋如何在防疫環境下確保各項物資的充分供應,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
社評說,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最嚴厲防疫措施勢必為生活及工作帶來種種不便,不足為怪。大家多體諒,多包容,鄰里相助,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一切都會過去的,禽流感、沙士、豬流感等都成為集體回憶,香港人這些年齊心協力打敗多次疫情,這次也不會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