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沒有回應韓國瑜的“密室協商”,可能出於多種考量。其一,是不願因此而傷了和氣,甚至導致國民黨分裂,在“英德大戰”導致民眾“討厭民進黨”的情緒更強烈之下,至少不會讓民眾“不信任國民黨”的情緒更高漲;其二,也不願傷害他與韓國瑜的友情,雖然現在兩人已經從“友輩”關係轉為競爭關係,但也必須是良性競爭,願爭服輸,而且輸者必須全力支持贏者;其三,以此方式來婉轉及間接解釋澄清,他的宣布參選過程,並沒有所謂“密室協商”,更不是受到“宮廷權貴”的指使或安排。實際上,以郭台銘的“台灣首富”地位及霸氣性格作風,馬英九、郝龍斌等人又如何叫得動他。他的參選,純粹是為了國民黨,為了台灣人民,為了台海和平。
當然,在必然中也有偶然,其實,郭台銘之所以要放下“台灣首富”的身段毅然參選,顯然也是得到馬英九等人的鼓勵,而且也確實是為了韓國瑜而起意,只不過並不是為了“卡韓”,而是在吳敦義為了為韓國瑜消除參選障礙,甘願被人斥責“白海豚轉彎多變”,而頻繁調整初選方式,但韓國瑜卻一直聲稱“不考慮二零二零”,而且還對“吳韓會”放“白鴿之後,無論是郭台銘本人,還是國民黨高層,都認為必須多買一份保險,就如投資一樣,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要分散風險。這樣,倘韓國瑜最後未能戰勝“正當性”及擔心高雄市將會又淪落到民進黨手中的心魔,還有另一個可以實現政黨輪替的戰將郭台銘。郭台銘並不算得上是“突襲”,當然心思不夠縝密,沒有在事前正式告知韓國瑜。但這並沒有“看小”韓國瑜的意思。甚至可以說,郭台銘甘願做韓國瑜的“備胎”。
實際上,從事件發展的軌跡看,郭台銘支持韓國瑜的“初心”未變,並樂見韓國瑜出線並當選,他將會全力支持,並憑著他與北京高層的關係,盡力協助韓國瑜處理好兩岸關係。其實,對他來說,韓國瑜當選是最好的結果,他仍可繼續主持經營鴻海集團,仍可繼續到處“趴趴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