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郭一鳴:維港看雲 一座舊總督官邸半部中國近代史
http://www.CRNTT.com   2019-11-01 14:32:48


位於青島老城區中心的德國總督官邸舊址(資料圖片)
  愛佑(香港)基金會義工一行結束三天的山東慈善探訪,離開青島之前,到位於老城區中心的德國總督官邸舊址參觀。話說一八九八年三月六日,德國迫使清廷在北京簽訂《膠澳租借條約》,租借青島九十九年,將整個膠東半島納入德國勢力範圍。德國人打算長期把青島佔為己有,於是請來德國著名建築師拉查魯維茨設計總督官邸,一九○五年動工興建,兩年後落成,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座具代表性的德式建築。這座極具歐洲古堡風格和皇家格調的總督官邸,建築面積逾四千平方米,主體四層,共有六十六個房間,內部裝修和傢俬配置也非常考究,時隔百年之後,臥室、書房、壁爐、花房、酒窖依舊透出昔日光采,令人讚嘆,音樂廳一架一八九六年的博蘭斯勒黑色三角鋼琴,仍擺放在原來的位置,仿彿默默等待下一位演奏者上場。

  德國人想為未來百年統治這座東方海濱城市的總督建造一座永遠官邸,正如他們後來精心為青島設計的地下排水系統一樣,希望建成德國在亞洲乃至全球殖民地的樣板工程。隨著一九一四年一戰結束,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在青島的十七年殖民統治即告結束,前後只有兩任總督曾經入住這座總督官邸。此後三十五年,這座舊總督官邸見證了青島管治權幾經易手:日本殖民統治、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日本侵華佔領、再回到國民政府。這裡曾經舉行著名的“汪偽青島會談”,解放戰爭期間,蔣經國曾陪同蔣介石來青島巡視,入住此樓。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這座歷經滄桑的經典建築接待過多位中外政要,一九五七年毛澤東主席居住此樓一個月,其間在此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展開“反右”運動。一九九九年,舊總督官邸闢為博物館正式對全社會開放,成為青島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可以說,一座舊總督樓,半部中國近代史,前副總理兼外長陳毅元帥五十年代入住此樓時,“沉吟久不睡,海天思綿綿”。

  在這座德國人留下來的百年舊樓流連,我聯想起發生在一八九八年的另一件事,這一年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記者Paul Goldmann到中國採訪,首站香港,然後經廣東到上海、武漢、北京、天津等地,歷時三個月,訪問過李鴻章、張之洞、榮祿等當朝權貴和地方官員,兩年後出版《在中國的一個夏天》(Ein Sommer in China 1898)一書。我猜測,Paul Goldmann這次中國之行的採訪安排,應該與同年德國強迫中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有直接關係,因為德國民眾想知道遙遠的中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Paul Goldmann透過這本書向德國讀者全面介紹這個東方古國的最新面貌。可是Paul Goldmann沒有料到這本書出版四年後,德國在中國土地上的殖民歷史已告終結。我的德國朋友吳先生請人把這本書翻譯成中文,準備近期出版,較早前他把書中部分中文譯稿發給我,包括關於香港商埠的描寫和中國報業情況的介紹,內容很有意思,對了解當年西方記者如何看中國、如何向西方民眾介紹中國,非常有幫助。

  其實,德國人在青島留下的,除了這座被梁思成譽為“融合東西方多種文化理念於一體的建築藝術巨製”的百年舊督樓,還有青島啤酒、青島地下排水系統等“遺產”。在舊總督官邸博物館,有一處專門介紹當年德國人運用先進的“雨污分流”設計理念在青島建造地下排水系統,還提到一戰後日本從德國手上接管青島,驚訝於這座“亞洲最乾淨城市”的管理,第一時間搜集德國人管治青島期間的所有法律文件,運回日本翻譯研究,從中學習德國人的城市管理理念。

  舊總督樓二十元一張門票,絕對是大大超值。回港之後我把青島之行的圖片發到朋友圈,並提出一個問題:德國統治青島短短十七年,百年之後德國文化在這座城市依然無處不在,為何影響如此深遠?回應者多讚賞德國製造和德國文化,欣賞青島尊重歷史和多元文化,也有一位朋友提醒一句:別忘了“五四運動”因青島而起,別忘了殖民統治原罪的一面。

  來源:大公報 作者:郭一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