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瞭望丨全球板塊如何震蕩
來源:新華社 作者: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
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國際關系中不斷出現一些重大事件和動向。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來人類遭遇的最大“黑天鵝”事件,是重大非傳統安全威脅,對國際格局的影響類似於“9·11”事件。
此次疫情在全球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影響還在慢慢顯露。但可以確定的是,受疫情影響,美國和歐盟的影響力會相對下降,東亞地區合作有望進一步推進。中國的疫情防控基本成功,複工複產全面展開,在推動國際合作方面也發揮了示範作用,整體來講,中國的國際地位呈上升趨勢。
美國影響力將會相對下降
這次疫情中,美國應對危機的表現令人失望,其國際影響力將會相對下降。
衡量一國國力有幾個指標:軍事能力、經濟發展能力、舉辦奧運會等大型國際賽事的能力,以及應對水災、火災、地震、疾病瘟疫等各種災難的能力。此次疫情是場大考,對各國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戰。很顯然,美國的表現比較糟糕,不僅成為疫情的“震中”,還對外“甩鍋”。
美國的輿論戰能力很強,依然擁有主導國際輿論場的能力,但是輿論戰是要基於事實的。事實是美國抗疫不力。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29日(北京時間30日),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破百萬,死亡病例超6萬。目前來看,美國對疫情這張試卷答得很不好,最終結果難以預料。
<nextpage>
對於疫情,中國進行的是閉卷考試,美國進行的是開卷考試,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國家治理能力仍暴露出不少問題。
一是不負責任,沒有及時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疫情出現早期,美國政客把時間都浪費在了冷嘲熱諷、幸災樂禍上,他們低估了疫情的嚴重性,連戴口罩都被政治化了。華盛頓執政團隊腦子里想的,是不能影響他們在大選中獲勝,因此把短期政治利益和個人政治前途淩駕於全民利益之上,淩駕於民衆的生命權和社會權利之上。抗疫任務很重,但他們的首要考慮是不影響經濟,尤其不能影響股市。疫情暴發後,美國無上限地發行美元,又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制造了問題。
二是頻頻“甩鍋”和污名化中國,試圖轉移注意力,掩蓋真相。美國多家媒體指責政府抗疫反應遲緩、處理不當、效果不佳,美國領導人不停“甩鍋”,對象包括新聞媒體、州長、民主黨人,以及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等。美國一方面接受中國援助,另一方面卻繼續抹黑中國,一度污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并拋出“贖罪論”“挑剔論”“隱瞞論”等各種荒謬論調,給中美關系造成了很大影響。
三是工業生產能力下降,醫療資源不足。過去幾百年來國際關系的一個基本特點是西方的全方位主導。西方率先掌握了工業文明,工業生產能力與科技的結合又帶來了軍事力量的強大和話語權的強大。因此,過去西方給人的印象是發達、各方面能力很強。但這次疫情讓人們發現,情況并不完全如此。西方國家醫療資源不足,醫療體系暴露出不少問題,在工業生產、互聯網、大數據應用及運輸網絡等方面能力也沒想象中強。
四是不支持國際合作。美國政府已經宣布將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撥款。它對國際援助也是口惠而實不至,美國宣稱要拿出1億美元幫助中國等國家,但中國一個子兒都沒看到。醫療物資供給是抗疫關鍵,圍繞醫療物資,美歐盟友間頻發“截留”事件,美國甚至被指責為“現代海盜”。這次疫情後,對美國的國際評價會下降,美國的影響力會有所下降。
歐盟威信受到削弱
歐盟在成員國疫情暴發後的表現也令人失望,威信會受到影響。歐盟仍會存在,但是行動力、領導力和感召力都會受到削弱。
<nextpage>
意大利疫情集中暴發後,歐盟毫無作為。意大利駐歐盟大使馬薩里在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發表署名文章說,意大利曾經要求啓動歐盟的民事保護機制,以確保個人保護所需的醫療裝備供應,但不幸的是,沒有一個歐盟國家響應呼籲。
4月22日,匈牙利國際交流與關系國務秘書佐爾坦·科瓦奇接受了BBC采訪。采訪中,記者欲將疫情與政治掛鈎,提到匈牙利在疫情期間加強了與中國的聯系。科瓦奇反問:“除了中國,還有誰為匈牙利提供醫療物資?歐盟沒有,英國沒有,西歐也沒有。”
在抗疫過程中,歐洲一些國家曾提出的“群體免疫”政策首先不人道,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其次也不科學,缺乏科學的基礎。這不僅延誤疫情防控,影響經濟,也使西方體制和價值觀受到了衝擊。歐盟內部不少國家回到了民族國家狀態,相互截留醫療物資、封鎖邊境。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并未表現出較高的團結度。
疫情暴發後,歐美之間的信任也進一步出現問題。
3月份意大利疫情開始嚴重的時候,美國宣布了為期30天的對歐洲旅行禁令,遭到歐盟批評。
意大利SWG民調公司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意大利人對中國的好感度達到52%,排名第一,對美國的好感度僅為17%。
歐美關系是結構性問題,彌補措施效用很有限。美國鼓動歐洲一起“甩鍋”給中國,給中國定罪,向中國索賠。其政治考慮一方面有國內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團結西方的意思,想統一陣綫,與中國為敵,以此來拉住日益離心離德的歐洲。但是,這種技術性的彌補動作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nextpage>
周邊國家回饋積極
疫情期間,中國外交的一個亮點是周邊外交做得很好,多數周邊國家也進行了積極回饋。
韓國總統文在寅2月3日說,中國是與韓國人員交流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他強調,作為友好鄰邦,韓國將不遺餘力地提供支援和配合,與中國攜手抗擊疫情。
中國疫情發生後,日本朝野都有一些比較正面的聲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應該采取所有對策,強化國內的檢疫體制,防止新型肺炎的感染擴大,同時要全力協助中國抗擊疫情。”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說:“對日本來說,看到中國遭遇疫情,如同是親戚、鄰居遭難,日本國民都願意援助中國,希望疫情早日平息。”多數日本民衆對中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表示同情,給了很多援助。
泰國、柬埔寨、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家也紛紛表達了對中國抗擊疫情的支持,表示願意與中國共克時艱。雖然在東亞也有一些反華雜音,但這些聲音主要來自親美右翼,總體來講主流還是好的。
這段時間周邊態勢有兩個特點:
一是中日韓在抗疫合作方面表現突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和外長通過電話等形式,就加強合作交換了意見。中韓成立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後來在中日韓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視頻會議上,三國外長又同意探討相互銜接的聯防聯控機制,有效防止疫情跨境傳播。
中日韓合作加強有望進一步推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談判可能會有實質性進展。2019年,中國GDP14.4萬億美元,日本5萬多億美元,韓國2萬億美元,總和已超過美國的21.4萬億美元。如果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完成,將形成一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的自貿區。
<nextpage>
二是中日韓與東盟國家整體互動態勢很好,合作是主流。東盟與中日韓(10+3)舉行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表示將加強經驗交流和信息共享,開展藥物、疫苗研發合作,推進地區防控機制化。會議還表示將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逐步恢複社會和經濟秩序,穩定市場信心,爭取年內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10+3的經濟規模超過了北美自貿區,若能抓住機會建立RCEP,地區合作將獲得進一步發展。
世界經濟的重心在北溫帶,主要是東亞、西歐和北美,全球產業鏈的中心也在這里。相比於西歐和北美,東亞抗疫做得不錯,合作態勢良好,地區經濟很可能率先恢複,由此,東亞經濟地位會上升,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利好。
中國抗疫至少為世界贏得一個月時間
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受害者之一,而且是在不利條件下進行閉卷考試。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國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甩鍋”,而是充分發揮體制優勢,上下同心,積極應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世界衛生組織是閱卷老師,對中國的答卷評分很高。世衛組織的專家來中國調查過,認為中國付出了巨大代價,中國人抗擊疫情非常努力且有責任感,中國的方法被事實證明是成功的,至少為世界贏得了一個月時間。世衛組織多次積極評價中國強有力的防控措施為世界樹立了新的國際標杆,包括采取強有力的行政隔離措施、負責任的應收盡收和充分檢測治療、輕重症分開治療、集中全國優質醫療資源治療重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和尊重科學進行科學有效防控等。
中國積極抗疫為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抗疫以人為本,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中國有14億人口,中國的做法是對占世界人口1/5的人類負責。
中國是知恩感恩、投桃報李的國家,在自身抗擊疫情的同時,也積極反哺,盡己所能幫助和支援其他國家。3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中國永遠也不會忘記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提供援助。4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中國地方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捐贈了醫療物資。
<nextpage>
即使美國政府對中國口惠而實不至,而且美國持續限制醫療物資出口,中國仍為美國提供醫療物資。3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人民真誠希望美國早日控制住疫情蔓延勢頭,減少疫情給美國人民帶來的損失。當前形勢下,中美應該團結抗疫。截至4月20日,中國已向美國提供了超過24.6億個口罩,這意味著每個美國人能分到7個口罩,中國還提供了近5000台呼吸機和很多其他設備。
中國積極倡導、參與和支持多邊合作。3月26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舉行。中國結合自身抗擊疫情實踐經驗,就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穩定世界經濟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在當前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支持世衛組織,就是維護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就是維護多邊主義的理念和原則,就是維護國際社會的團結和合作,這對於取得全球抗疫鬥爭勝利至關重要。前不久,中國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支持其國際抗疫工作,重點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升其應對疫情的能力。4月23日,中國決定在前期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現匯的基礎上,增加3000萬美元現匯捐款。
中國經濟重啓將是對世界的又一大貢獻
中國的疫情防控戰已基本成功,經濟保衛戰也一定會成功,這會再給世界一個驚喜。國家統計局對外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受疫情衝擊影響,一些主要指標明顯下滑,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下旬以來,中國的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複,經濟開始出現回升改善態勢。可以看看用電數據,這是經濟運行的一個“晴雨表”。4月1日至15日,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1.2%,實現了正增長。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時間和經濟影響仍存在顯著不確定性,同時許多國家還面臨著公共衛生危機、金融危機、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等多方面因素交織的多重危機。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發達經濟體經濟將萎縮6.1%,其中美國經濟將萎縮5.9%,歐元區經濟將萎縮7.5%,日本經濟將萎縮5.2%。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萎縮1.0%。
根據國內外最新形勢,黨中央統攬全局,審時度勢,對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始終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同時,要求將複工複產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精准有序扎實推動複工複產,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nextpage>
中國在重視疫情防控,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時積極努力完成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將是對世界的又一大貢獻。這兩項任務完成好,將給世界帶來又一個奇跡,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巨大衝擊。
疫情防控戰和經濟保衛戰這兩個戰役是關鍵,是基礎,也讓中國應對西方發起的輿論戰、法律戰有了更大的底氣。
西方對中國發起輿論戰和法律戰,這是一種政治病毒,危害性不亞於自然界的病毒。中國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認真應對,穩住陣腳,有理有節。
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亦亟需國際社會摒棄意識形態等偏見,同舟共濟,攜手抗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