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論壇嘉賓在聆聽演講。 |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厚重的全彩高清圖版《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樣書陳列在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現場。時而有與會中外專家路過“世界中國學出版陳列區”,不少人關注到這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23年最新推出的海外敦煌學重要文獻藏品出版物。
24日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吸引了來自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名專家學者及有關方面代表與會。論壇以“全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為主題,“敦煌學”成為會上熱詞之一。
絕大部分提及敦煌和敦煌學的專家,同時也強調了文明的交流互鑒。他們認為,從世界中國學研究中可以汲取文明互鑒的力量。
劍橋大學亞洲和中東研究學院榮休教授高亦睿在主論壇演講中將敦煌學比作一面鏡子,“照見”歷史上敦煌文化的多元性,同時也“輝映”著今天國際學術合作交流的豐富性。
他認為,敦煌寫本和繪畫是研究者的絕佳材料,可以瞭解當時絲綢之路上複雜多元的社會情況;同時,敦煌學也是一個絕佳平台,可以拓展中國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在分論壇發言的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名譽會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郝春文說:“燦爛輝煌的古代敦煌文化,是中華文明在同各種文明的交流交融中發展形成的,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歡迎世界各國學者共同對其進行研究。”
專家認為,包含敦煌學在內的世界中國學,其研究對象本身就包含了中華文明在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留下的各類文物、文獻以及形式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進而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