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媒濫用“新聞自由” 給京奧造謠夠了沒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9 10:15:40  


 
  丹麥《日德蘭郵報》10月16日刊登了丹麥田徑協會主席拉什?尼爾森所謂“北京奧運會由外行人領導,大批建築尚未竣工”等指責,這位主席先生對中國政府承辦奧運會的能力“表示憂慮”。事實上,奧運設施建設恰恰是國際對北京奧運最認可的成績。法國《費加羅報》的報道就曾對中國奧運建設的速度和品質表示驚訝,文章引用國際奧會官員的話說:“他們的速度可真夠快的,以至於奧會第一次對主辦地說:你們可以適當減速。”

  《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5日稱,“越來越多的人擔心,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可能要面對大量的負面報道”。該報道稱,“一些激進組織正摩拳擦掌地要在各種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從其在國內外的人權紀錄到玩具和空氣品質不一而足。一些激進組織表示,他們將在批評中國政府之餘把關注點擴大到奧運會贊助商”。因此,報道說,如果真是這樣,各大奧運贊助商難免被連累。 

  “抵制北京奧運”的第二階段 

  德國中國問題專家貝希科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西方這些不符事實的報道既有一些非政府組織透露的,也有小報杜撰的,當然還有一些“政治情結較重”的大媒體參與。他認為,這是西方所謂“抵制北京奧運”的第二階段特徵。 

  貝希科稱,這些報道是中國處於兩難狀況的象徵,將加重中國為自己辯白的壓力。貝希科認為,“許多人想把北京奧運會政治化。”他說,與以往各屆奧運會相比,現在之所以傳出不少不符合事實的聲音,說明有勢力希望以此對中國施加政治壓力,不過,這也說明瞭一些反對中國的力量事實上對中國已經沒有什麼好使的有效手段了。 

  貝希科認為,與第一階段把達爾富爾、緬甸問題等強行與北京奧運掛鉤,現在西方的有些報道顯得更加“無中生有”,第一眼可能會吸引民眾的眼球,但在事實面前很快會破裂。他稱,西方媒體對北京奧運的大量報道也正說明瞭世界正在聚焦中國。“無論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是好是壞,北京奧運仍是中國敞開大門,走向世界的大好時機。”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人文奧運研究中心主任馮惠玲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研究中心監測了國外30多家媒體,同時也對更能代表各國民眾意見的400多位意見領袖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兩者對北京奧運的認識有相當大的錯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眾多的關注領域,西方媒體關注度最高的是奧運的政治環境;而各國意見領袖關注第一位的則是通過奧運會展示出來的新的中國形象,對政治的關注排在最後。 

  西方對北京奧運充滿“擔心” 

  丹麥《政治報》編輯米亞?裏德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這些算造謠也好,雞蛋裏挑骨頭也罷,西方一些人及一些媒體註定對北京奧運會充滿了“擔心”。他說,“好新聞等於沒有新聞”是西方很多媒體出於商業目的而遵循的準則,但這種只關注負面消息的做法有很大的危險性,就是忽略了事件的全部真相,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斷章取義,最終鬧得人心惶惶、謠言滿天飛。 

  針對丹麥田徑協會主席的言論,裏德爾稱,所謂“北京奧運會由外行人領導”這種說法很可笑,中國這次是第一次舉辦奧運會,在這個意義上,誰又能是“內行”呢?對“大批建築尚未竣工”的指責就更滑稽了,如果世界上還有人懷疑中國的建築效率,那麼恐怕沒有國家再可以舉辦奧運會了。 

  丹麥一家華文媒體的創辦者徐韜對西方一些人給北京奧運會造謠更是感到氣憤。徐韜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那些外國人其實是在用雙重標準來看待中國———比如有幾個外國記者在中國被警察正常詢問就被指責為“盤查”,其實在西方,不僅是中國記者,就是一些華人或留學生,受到的監督都非常嚴格,包括申辦簽證、進行正常的採訪工作,動輒就會有秘密警察單獨“問話”,有的華人還背上了“間諜”的罪名,而事後調查往往證明,那才是無中生有的指責。再比如謠傳中國政府要建立“外國記者數據庫”,其實西方國家哪次舉辦大型活動沒建立“數據庫”呢?這種捕風捉影的做法難道就是他們標榜的所謂“新聞自由”嗎?(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