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THAAD)系統全名是“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顧名思義,它是針對遠程導彈飛行末端予以攔截打擊的空防體系。按照設計,“薩德”能夠與陸基中段攔截系統配合,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末段。“薩德”是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提出並開始研製、於2008年開始部署的新一代導彈防禦系統。同人們更熟悉的“愛國者”系統相比,“薩德”針對遠程導彈,“愛國者”針對中短程導彈,它們“長短互補”,使美國空防體系更趨尖端。“薩德”系統具有較高的機動能力,可以通過公路機動變換陣地,躲避空中打擊,提高系統生存性。
按照美軍的計劃,到2019年要部署7套“薩德”系統,目前已部署五套,其中四套在美國本土,一套在關島。另外兩套中的一套,美方一直希望部署在韓國。這幾年相關的磋商一直都在進行,但由於中國等有關國家的明確反對,首爾方面對美軍的提議比較勉強,新近朝鮮的核試和射星則激活了這一議題。
在韓部署“薩德”問題上,中國反對立場必須明確且無需含混。原因無他,“薩德”對中國安全利益直接造成威脅,因為如果“薩德”進入韓國,該系統配備的X波段AN/TPY-2雷達具備探測起飛階段洲際導彈的能力,以對後續的導彈攔截提供預警支持,中國東部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部署的彈道導彈發射還未出大氣層就會被韓國境內的AN/TPY-2雷達系統直接“監控”。
而且韓國部署“薩德”以防朝鮮的說辭也站不住腳。韓國面積不大,人口最聚居城市首爾距離韓朝邊界只有大約40公里,無論理論還是實際上,都不是假想的朝鮮遠程導彈的打擊目標,用“薩德”攔截朝鮮導彈完全是大炮打蒼蠅。因此可見,在韓部署“薩德”的實質並非針對朝鮮。那麼究其緣由,只能作出如下推斷:這種動作的背後是因朝鮮核試及射星而“激”出的脅迫及其背後更為深謀的戰略遏制目的。一位半島問題專家說,美國此舉有多重目的:對中國表達所謂“不滿”,引發中韓摩擦,矮化中方的半島影響,續推亞太再平衡,在地緣政治上進一步壓制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