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存在養尊處優、唯我獨尊的行業弊端,缺乏一絲不苟的嚴謹的職業精神。
8. 法律素養不足,唯利是圖,抱團取暖,缺乏眼界。
9. 對其他行業的運行缺乏研究分析能力,知識落伍,也缺乏調查能力。
10. 長期以來作為相對高收入帶來的既得利益者意識相當頑固,不肯讓位於精准、誠懇、真摯的服務規則。即使是行業內部,分配制度不盡合理,差距過大。對真正的金融新興人才設置高門檻,採取排外、排斥行為。不知不覺的群體自我保護。有強烈的“小圈子”菁英主義思想。這樣一來缺乏新鮮血液,缺乏自身的新陳代謝。缺乏權力要讓位於專業的市場經濟基本精神。病入膏肓,還死不認賬。缺乏底線。
11. 沒有創新、創業的企業家精神。害怕競爭,回避競爭。目前整個金融界對社會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貢獻不值一提,很多高管對此簡直是置若罔聞。自我創新能力也差。
12. 即使是國有銀行,也缺乏國家經濟一盤棋的企業家素養。投機心理強烈,投機行為比比皆是。這是致命傷。
13. “狗眼看人低”心理作怪,決策短期化、官僚化。
14. 萬事喜歡找捷徑,破壞市場經濟競爭原則,人脈關係庸俗化,公共關係利益化,做官商勾結的推進者、倡導者,是權為私用的典型。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把違規違法、不公平競爭奉為圭臬。目前利益輸送、尋租行為、私分公產行為泛濫。壓根兒沒有利益規避、謀事為公的基本原則立場。把金融行業的弊端作為個人謀私利的天地。唯利是圖,還傲慢透頂。憑關係、混日子的所謂高管大有人在。
15. 從業人員普遍缺乏悲憫之心,對弱勢人群、弱勢行業、弱勢階層缺乏關注和同情同理之心。
16. 缺乏嚴苛的監督制度和執行機制。
17. 缺乏淘汰制。這裡既指人才層面,也指管理制度和僵化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