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爭端與中國崛起環境”講座(中評社 實習記者劉大煒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實習記者 劉大煒)由清華大學學生科學技術協會“星火論壇”主辦的“中美貿易爭端與中國崛起環境”講座於10月28日晚在清華大學大禮堂舉行,講座邀請了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作專題報告。閻學通就當前美國為什麼發動貿易戰、貿易戰對世界的影響以及中國如何應對三方面入手發表了其獨到見解。他認為,貿易戰是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一個手段,必然會對中國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這些負面影響在可控範圍內,只要應對得當,貿易戰對中國很可能利大於弊。
閻學通認為,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并不是為了平衡貿易赤字,而是從貿易領域入手,向其他領域擴散,防範中國崛起速度太快進而趕超美國。借用美國政府的表述,就是進入“大國地緣競爭”的時代,其基礎是國家的綜合實力。而在知識經濟階段,中國綜合國力越來越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所以美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限制中國在美留學生學習高精尖科技相關專業、實施對中興的制裁等,都是為了阻止中國科技的進步。
同時,閻學通強調,貿易戰不僅僅是特朗普政府在貿易領域的政策,而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為防範中國崛起強大。因此,美國必然會將貿易戰與其他領域掛鈎。也就是說,美國不僅僅會在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等政治問題上找中國麻煩,在各個領域都會給中國制造麻煩。當前,特朗普政府內部有官員想把貿易戰掛鈎到意識形態上,進而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中美模式”之爭。
在談到貿易戰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時,閻學通表示,貿易戰必然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但是這種負面影響是中國經濟可以承受,此外中國還可以利用全球化優勢,擴大開放、拓展其他市場,從而彌補貿易戰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貿易戰帶來的是全球範圍內的恐慌,國際社會由於擔心美國單邊主義帶來的不確定性,在維護國際自由貿易方面便與中國形成了共識,紛紛改善同中國的外交關系。於是,中國便迎來了一個新的戰略機遇期。剛剛結束的安倍訪華是最好的例證,此次安倍訪華中日雙方達成了52個文件,同時兩國在恢複人民幣日元本幣結算、推動區域經濟協調合作、第三方市場的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在閻學通看來,此次安倍訪華自上個世紀70年代田中訪華以來最重要的國事訪問,可以推動中日關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穩定發展。
不過,盡管貿易戰必然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閻學通仍然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他認為,對中國的各產業來說貿易戰也是一種機遇。因為貿易戰造成的外部壓力可以創造一種倒逼環境,如果政府利用好這種環境,擴大改革開放,或許能够加速提高各產業的競爭力,從而我國的綜合國力。在如今的全球化大環境下,一個國家只有參與國際競爭,才能使本國產業的競爭能力得到提高。當然,開放過程中有的行業會受衝擊,但總會有通過競爭得以生存、甚至達到世界水平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