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8月中旬受邀參加的宴會上也感受到了中國企業家同樣的熱情。在某地方政府在北京舉行的創業座談會之後的宴會上,雖然各桌都擺滿了美味佳肴,但幾乎沒人動筷子。100多位企業家忙著游走於各桌之間一邊敬酒一邊聊天。
“您是做什麼生意的?”“環境技術?需要我給你介紹朋友嗎?”地方政府的經濟官員也會出席了宴會,其中還包括副市長級別的官員。與筆者一番寒暄過後,他們半開玩笑地提議“我們希望與日本企業共同開發旅遊資源,請務必到我們那兒看看”。
中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潮。2016年上半年的新創企業數量達到261萬家。平均每分鐘就會誕生10家企業。在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從2014年前後推出了創業促進政策,並將其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下,政府相繼出台了低息貸款和成立創業扶持中心等政策。李克強總理9月21日表示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大眾創業,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就像記者曾感受到的一樣,創業熱情正在中國各地擴散。
但這能為經濟增長做出多大貢獻還不好說。中國政府期待在創業熱潮下出現新的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7月接受中國雜誌採訪時承認,“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商業模式創新、組織管理創新等”。
中國的經濟官員稱創新分兩種。一是從矽穀那樣的自由氣氛中誕生的創新,二是像日本那樣熟練工不斷磨礪技術實現的創新。在此基礎上強調這兩種類型創新中國都要爭取實現。但也有經濟學家認為這兩種創新中國都不具備。原因是在能源和社會基礎設施等領域仍存在嚴格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