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軟實力”的特殊名片
但印度的影響也很實在。印度文化無疑是名片之一。總有人說美國人很少出國旅遊,但印度《商業標準報》的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旅行建議並未阻止美國遊客前往印度的熱情,近兩年美國遊客赴印人次均超過百萬,美國已成為印度第二大國際遊客來源國。
為提升國際形象,印度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國德國精心投入。2016年7月,印度Essel Group集團在德國設立免費電視頻道“Zee.One”,主要面向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國播放寶萊塢電影,推廣印度的軟實力。該頻道收視率目前為0.2%左右,吸引了一批對印度文化有好感的影迷。
海外印度人也成了印度的“軟實力”之一。如今2000多萬印度人生活在世界各地,其中340萬在美國。在美國社交問答網站“quora”上,既有人說印度人英語口音太重,也有人稱讚“在美國從事研究或在科技行業工作的印度人都很努力且很聰明”。在跨國企業管理層中,通常印度裔多於華裔。美國谷歌、微軟等公司CEO都是印度裔。即使在依賴中國市場的德國幾大汽車公司,身居高位的印度裔也比華裔多。德國洪堡大學南亞問題專家馬庫斯·萊辛貝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印度裔企業家英語出色,思維方式更西化,充滿自信並具有亞洲人的勤奮,重視團隊精神,因此容易受到西方企業認可。印度有望在未來5年內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同時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國家”。印度留學生、學者隊伍也比較受重視。在德國用歐盟藍卡政策引進的國外技術人才中,印度人占1/5,排名首位,中國人約占9%,排第二。
中國和印度是阿聯酋的第一和第二大貿易夥伴,但提到影響力,印度並不太吃虧,主要原因是在這個海灣國家常住人口中,印度移民和勞工約占1/3,達260萬,從公司老板到出租車司機,從政府雇員到苦力勞工無處不在,每年僑匯達150億美元,他們扎根當地社會,有不少成功人士還打入阿聯酋主流社會,人脈很廣。杜拜的一家中資機構曾雇印度人庫馬當司機,他原屬刹帝利統治階層,自認血統高貴,雖然被雇,但只負責開車,絕不洗車。據了解,他原來在阿聯酋軍隊裡面服役過,待遇極好。阿聯酋當地一些英文報紙中有印度裔編輯和記者,經常會有些關於中國的不實報道,而對印度則大加稱讚。中國人在阿聯酋的人數接近20萬,但基本上是商人,有的只是把阿聯酋當成跳板,然後往歐美國家發展。
印度的短板
印度有“大國雄心”,政府積極推行“東進”政策,重視發展和東盟的關係,尤其是“東盟領袖”印尼。但由於兩國經濟互補性不強,地緣政治關係偏弱,移民群體數量相對較少,印度在印尼的存在感一般。印度教對印尼的影響僅局限在巴厘島地區,而印尼大多數穆斯林對印度教教徒持有強烈的戒心。相比中國在印尼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印度難以匹敵。
這種影響力的對比無處不在。德國《時代周報》曾以“印度VS中國——互不信任的對手”為題從“民主VS專制”“無序VS規則”“甘地VS毛澤東”“溫柔VS強硬”“精神VS金錢”五個方面對比印中兩國。文章稱,在“最大民主國家”印度,貧富差距、男女不平等、教育程度懸殊的問題都很嚴重。《經濟學人》等英國媒體談起印度的經濟增長總顯得有點“怒其不爭”,認為印度賦稅繁多、法律程序緩慢導致其潛力無法釋放,印度經濟想要起飛需要大膽的改革和政治勇氣。
貧富懸殊影響著印度在國際上的形象。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等學者一項最新研究表明,1980年至2014年期間,印度收入最高的1%人群瓜分了經濟增長帶來額外收益的近1/3,接下來9%的印度人財富程度相當於中歐國家的水平,另有40%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差不多,而剩下的約5億人口和非洲最貧窮地方的人相當。
除貧富懸殊外,基礎設施薄弱、種姓和宗教矛盾、女性地位不高、強姦案件多發、環境污染、甚至缺少“如廁”場所等實際問題近些年也拖了印度後腿。德國漢堡大學女研究生克勞迪婭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兩年前她和朋友在印度自助游時屢屢遭到當地人的語言調戲。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德國汽車製造企業高管則表示,默克爾總理幾乎每年都到中國訪問,但到印度的次數卻很少,這令印度方面不滿。德國政府也曾號召汽車製造商等加快投資印度步伐,以平衡在亞洲的投資。不過與在華德企有8000多家相比,在印度的德企僅1600家。該高管說,他們公司曾計劃把部分在華投資分給印度,但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生產鏈也不完整,加上腐敗等問題,讓德國企業投資印度的熱情有所下降。
中印回歸是21世紀的大故事
在谷歌搜索新聞頁面上輸入“india”,顯示最多的熱搜詞是“印度”“印度新聞”“印度國家板球隊”和“印度vs南非”,而輸入“china”時顯示的是“中國經濟”“中國軍事”以及“中國-印度”。印度近些年經常出現在“金磚國家”和“亞洲版北約”的語境中。印度前駐美大使阿倫·辛格去年曾在印度媒體撰文說,儘管印中兩個成員有分歧和競爭,“金磚國家”必須求同存異,“找到共同點以制衡西方利益”。“德國之聲”希望印度應在“金磚俱樂部”展示更多活力,而不是把廣闊的舞台留給中國。
去年11月,沉寂十年的印度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之間的“四方安全對話”再次舉行,評論認為“這幾個民主國家想創立的安全聯盟有可能發展成亞洲版的北約”,美國和盟友想把“亞太”版圖變成“印太”。但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印度裔學者馬凱碩看來,“中國和印度的回歸是21世紀的‘大故事’”,這實際上說的就是中國和印度在全球影響力上升。談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些政策和“美國例外論”這樣的話題時,《華盛頓郵報》26日援引馬凱碩的話說:“我們一直將近200年來的歷史當成全球常態,但這200年其實是歷史的嚴重偏差。如今這種偏差正行將終結。”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