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湖面上飄著一團團黃綠色的“青苔”(圖片來源:人民網) |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最近幾天,杭州的氣溫逐漸回暖,西湖又迎來了一批批踏春的遊客,但在小南湖、浴鵠灣、烏龜潭等西湖西部水域游玩的遊客卻發現,湖面上漂浮著一團團黃綠色的“青苔”一般的雜物。遊客訝然:“西湖作為杭州的‘形象代言人’,怎麼水面變得不乾淨了,是水質不好?還是有不文明的遊客扔的垃圾?”
記者來到西湖水域管理處進行了詢問,負責清衛保潔的師傅們知道了記者的來意後,笑著回答說:“這當然不是遊客們扔的雜物,而是一種水生生物——顫藻,並且不同於因水體富營養化而產生的藍藻,這些顫藻原本生長在湖底,因為西湖水質清澈,陽光直接照射至水底,顫藻因而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氧氣聚集在顫藻形成的絮狀物之下,托舉著絮狀物離開湖底的泥地從而浮上水面,成了一團團黃綠色的‘青苔’。”
自從天氣回暖後,顫藻的生長便進入了“黃金期”,每天清潔湖面上的顫藻成了保潔師傅們幸福的煩惱:“絮狀的藻團一碰就散,打撈難度很大,常常要花上不少功夫才能清理完湖面上的顫藻。但浮起這些顫藻,就像是西湖在向我們報告‘水質良好’。”
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啟動之前,西湖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高,湖水流動性差,水體透明度低,那時候,在湖面上根本看不到對水質有“潔癖”的顫藻。近年來,通過持續深入治理,西湖水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主湖區年均透明度保持在80厘米以上,湖泊生態系統趨向穩定,浮起的顫藻因而出現。
西湖水域管理處副主任陳琳介紹到,西湖的好生態源於“西湖水質改善和水環境生態恢復項目”和“西湖水質提升與生態系統穩態調控項目”的相繼實施,這些項目研發了西湖水質改善及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體系和集成方案。並且,西湖水域的生態修復嚴格遵循“最小干預”原則,對施工工藝進行了巧妙的優化和創新:不幹塘、不降低水位,不設圍欄,採用拋植等種植方法有效提高了沉水植物的定植率和成活率。
在這一系列修復項目中,治理人員陸陸續續種下了很多沉水植物,包括輪葉黑藻、狐尾藻、金魚藻等,對湖區水生植物進行整體優化,這些水植物在湖底形成複合群落,起到固定淤泥,淨化水源,改善環境作用。目前沉水植被總面積已達31.7萬平方米,堪稱“水下草原”。西湖水體營養水平進一步降低,湖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提升。
同時,為了提升西湖水質,治理人員實行了錢塘江大規模引水高效降氮示範工程,處理規模為5萬方/日的高效降氮系統除氮效率保持在40%以上,並將北裡湖水體更新周期從原先的2個月縮短至22.5天。外湖流場優化示範區引水量穩定在每天7萬噸,湖濱帶水體更新加快,透明度提升。
“西湖的好生態成了顫藻成長的溫床。但影響了西湖的美觀,顫藻也是今後治理的目標之一。”陳琳告訴記者,現在西湖顫藻的清理主要依靠“機械+人工”:較大面積的顫藻通過漂浮物收集船清理,而零星分散的顫藻團則由保潔師傅手持超細網兜“撿漏”。今後的顫藻治理將從“根”入手,“在生態修復工程中治理人員曾向西湖水底投入了大量的水生植物,但由於成長周期及數量仍不夠多等因素,水生植物相對顫藻還未能占到‘優勢’。今後治理人員仍將持續投入水生植物,讓其像地毯一樣鋪開,擠占顫藻的生存空間。”陳琳說,“同時,這些水生植物將形成水中‘森林’般美麗的景觀,讓西湖以更美的姿態迎接遊客的光臨。”
小知識:顫藻的形成原因
顫藻,顧名思義,這種藻會“顫動”,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它細薄的絲狀構造,在水中,藻體內分泌的膠狀物質會推動絲質,作有韵律的顫動,因此人們就叫它為顫藻。顫藻是一種自養型生物,沒有葉綠體,但會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它的細胞裡含有光合色素。
當水質足夠清澈,陽光直照湖底,栖息在湖底的顫藻就“拼命”地進行光合作用,大量繁殖,並相互纏繞,而本身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形成無數的氣泡,聚集在顫藻形成的絮狀物之下。當氣泡聚集到一定數量,其產生的浮力足以托起絮狀物的時候,顫藻便和底泥“脫離關係”,慢慢浮上水面。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