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古代大熊貓首次通過基因測序“驗明正身”
http://www.CRNTT.com   2019-05-13 10:55:30


5月6日,大熊貓“團團”在台北動物園熊貓館吃竹葉。(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賴旭龍教授團隊獲悉,該團隊攜手海內外科研團隊,運用古DNA實驗方法和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成功測定出世界首例古代大熊貓全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賴旭龍介紹,此次測定的首例大熊貓古基因組研究樣品系在我國雲南騰沖江東山發現的全新世大熊貓個體化石,放射性碳同位素測年結果顯示該個體生存年代為距今5025±35年,是已發現的該地區最晚的大熊貓化石。

  賴旭龍說:“我們運用古DNA實驗方法和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得到了1.2倍覆蓋度的大熊貓全基因組。”對該基因組的分析發現,此全新世大熊貓樣品代表一個與現生大熊貓不同的、現已絕滅的大熊貓遺傳譜系。該譜系與現生大熊貓的祖先種群存在基因交流,使該絕滅譜系的部分基因在現生大熊貓基因庫中幸存。

  論文第一及共同通訊作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盛桂蓮告訴記者:“對於物種保護而言,除了種群大小這一參數,物種的遺傳多樣性是影響其演化存亡的另一關鍵因素。本研究通過對古代大熊貓全基因組的重建和分析,確定大熊貓在演化過程中,受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雙重影響,付出過遺傳多樣性降低的代價。”

  據悉,該團隊計劃研究更老年代、更多地點的古代大熊貓樣品,構建更為完整的大熊貓種群演化歷史,為大熊貓這一易危物種的保護提供依據和借鑒。

  德國波茲坦大學、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有關機構的研究人員參與合作,《自然》雜誌網站將這一成果作為研究亮點進行了報道。

  (來源:科技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