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等研究團隊日前通過野外調查和室內實驗確認,海洋的微小塑料垃圾“微塑料”中原本包含或吸附在表面的有害化學物質被吸收進貝類等生物體內,在生殖器官等中積聚。
共同社消息,農工大教授高田秀重指出,“微塑料成為運送有害化學物質到生物體內的通道。有必要詳細調查包括人類在內,通過這種形式進入體內的影響。”
塑料顆粒所含的有害物質積聚到生物體內受到擔憂,但此前並不知曉詳細情況。研究成果將在12日於埼玉市召開的環境化學討論會上發佈。
該團隊2018年10月在沖繩縣的座間味島,從大量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漂抵的海岸採集了貝類中的環紋堅石蛤、紫陸寄居蟹等。分析其體內有害物質濃度,與在島內幾乎沒有塑料垃圾的地區所採集的個體進行了比較。
從污染嚴重地區的紫陸寄居蟹中發現了每克體重最多482個微塑料。而非污染地區的個體中幾乎沒有找到。
從體內臟器肝胰臟中,檢出了高濃度的強毒性溴系阻燃劑之一,這種物質是為讓塑料不易燃而加入的。有害的多氯聯苯(PCB)的濃度在紫陸寄居蟹和環紋堅石蛤體內都很高。
該團隊使用吸附有海水中PCB等污染物質的聚乙烯微粒進行了室內實驗。使用加入微粒的水飼養地中海貽貝,一度進入體內的顆粒從開始實驗的24天後幾乎都被排除,但生殖器官中的PCB濃度較高。由此獲知PCB從顆粒溶解轉移,在體內積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