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在賀蘭山腹地,汝箕溝煤礦的開採,最早可追溯到清道光九年,是我國開採歷史最為悠久的煤礦之一。新中國成立70年來,汝箕溝煤礦見證著我國煤炭開採、利用的歷史變遷。
挖煤:
現代化、智能化
回憶起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煤礦開採情景,曾就職於寧夏煤業公司汝箕溝無煙煤分公司、現就職於寧夏煤業公司紅柳煤礦動力科的魏科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用了8個字來概括:“打眼、放炮、裝車、運輸”。
魏科長感慨道,與那時相比,現在的作業環境無疑好了太多太多。與此同時,變化最大的要數煤炭的產量。
數據顯示,1949年我國煤炭年產量僅0.32億噸,至2018年年產量已達36.8億噸,淨增114倍。煤炭供給由嚴重短缺轉變為產能總體富餘、供需基本平衡。僅國家能源集團一家,2018年煤炭產量就達到5.1億噸,約占全國煤炭產量的1/7,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煤炭總產量的15倍。
煤炭開採工藝的歷史性跨越,是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科技顯著進步的一個側影。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煤炭開採始終停留在手工作業生產的水平上,只有少數煤礦採用半機械化、半人工的開採方式和技術。直到1953年至1957年改造和擴建老礦井時期,在開採技術上才進一步推廣了長壁後退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採取電鑽打眼放炮,刮板輸送機運煤,部分礦井使用截煤機和聯合采煤機。目前,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以及“信息化”的普及,成套智能化裝備登上舞台。 |